王安石的詩詞(共1815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81
《平甫歸飲》 宋·王安石
無田士相吊,亦以廢燕樂。
我官雖在朝,得飲乃不數。
詩書向墻戶,賓至無杯杓。
空取上古言,酬之等糟粕。
482
《蒙城清燕堂》 宋·王安石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
庭下早知閑木索,坐間遙想御絲桐。
飄然一往何時得,俛仰塵沙欲作翁。
483
《蓼蟲》 宋·王安石
蓼蟲事業無余習,芻狗文章不更陳。
隱幾自憐居喪我,倨堂誰覺似非人。
難堪藏室稱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緣灰未死,欲持新句惱比鄰。
484
《兩山間》 宋·王安石
自予營北渚,數至兩山間。
臨路愛山好,出山愁路難。
山花如水凈,山鳥與云閑。
我欲拋山去,山仍勸我還。
祗應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且復依山住,歸鞍未可攀。
485
《老景》 宋·王安石
老景春可惜,無花可留得。
繞屋褚先生,蕭蕭何所直。
每嫌柳渾青,追悵李太白。
多謝安石榴,向人紅蕊拆。
489
《寄張先郎中》 宋·王安石
留連山水住多時,年比馮唐未覺衰。
篝火尚能書細字,郵筩還肯寄新詩。
胡床月下知誰對,蠻榼花前想自隨。
投老主恩聊欲報,每瞻高躅恨歸遲。
491
《寄題程公辟物華樓》 宋·王安石
吳楚東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華樓。
遙瞻旌節臨尊俎,獨臥柴荊阻獻酬。
想有新詩傳素壁,怪無余墨到滄洲。
湡浯南望重重綠,章水還能向此流。
492
《寄郎侍郎》 宋·王安石
兩朝人物嘆賢豪,凜凜清見晚見褒。
江漢但歸滄海闊,丘陵難學太山高。
放懷詩酒機先息,回首功名世自勞。
久愿作公樽俎客,恨無三畝斲蓬蒿。
494
《寄福公道人》 宋·王安石
帝力護禪林,滄洲側布金。
樓依水月觀,門接海潮音。
開士但軟語,游人多苦吟,曾同方丈宿,燈火夜沉沉。
496
《即席次韻微之泛舟》 宋·王安石
畫舸幽尋北果園,應將陳跡問桑門。
地隨墻墅行多曲,天著岡巒望易昏。
故國時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為村。
悠悠興廢皆如此,賴付乾愁酒一樽。
498
《後元豐行》 宋·王安石
歌元豐,十日五日一雨風。
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沒云皆種黍。
水秧綿綿復多稌,龍骨長乾掛梁梠。
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
500
《和吳沖卿雪霽紫宸朝》 宋·王安石
虎士開閶闔,雞人唱九霄。
云移銀闕角,日轉玉廊腰。
箒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
舞袍沾宿潤,拜笏擁殘飄。
賜飲人何樂,歸嘶馬亦驕。
低徊但忘食,吟詠得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