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詩詞(共479首)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于潁川(今河南許昌),唐朝詩人。其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341
《贈王樞密》 唐·王建
三朝行坐鎮相隨,今上春宮見小時。
脫下御衣先賜著,進來龍馬每教騎。
長承密旨歸家少,獨奏邊機出殿遲。
自是姓同親向說,九重爭得外人知。
343
《送鄭權尚書南海》 唐·王建
七郡雙旌貴,人皆不憶回。
戍頭龍腦鋪,關口象牙堆。
敕設薰爐出,蠻辭咒節開。
市喧山賊破,金賤海船來。
白氎家家織,紅蕉處處栽。
已將身報國,莫起望鄉臺。
344
《秋日送杜虔州》 唐·王建
憶得宿新宅,別來馀蕙香。
初聞守郡遠,一日臥空床。
野驛煙火濕,路人消息狂。
山樓添鼓角,村柵立旗槍。
晚渚露荷敗,早衙風桂涼。
謝家章句出,江月少輝光。
345
《照鏡》 唐·王建
終日自纏繞,此身無適緣。
萬愁生旅夜,百病湊衰年。
少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
癢頭梳有虱,風耳炙聞蟬。
搖白方多錯,回金法不全。
家貧何所戀,時在老僧邊。
346
《送吳郎中赴忠州》 唐·王建
西臺復南省,清白上天知。
家每因窮散,官多為直移。
遙邊過驛近,買藥出城遲。
朝野憑人別,親情伴酒悲。
故園愁去后,白發想回時。
何處忠州界,山頭卓望旗。
348
《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 唐·王建
此地本無竹,遠從山寺移。
經年求養法,隔日記澆時。
嫩綠卷新葉,殘黃收故枝。
色經寒不動,聲與靜相宜。
愛護出常數,稀稠看自知。
貧來緣未有,客散獨行遲。
350
《望行人》 唐·王建
自從江樹秋,日日望江樓。
夢見離珠浦,書來在桂州。
不同魚比目,終恨水分流。
久不開明鏡,多應是白頭。
352
《昭應官舍》 唐·王建
繞廳春草合,知道縣家閑。
行見雨遮院,臥看人上山。
避風新浴后,請假未醒間。
朝客輕卑吏,從他不往還。
353
《隱者居》 唐·王建
山人住處高,看日上蟠桃。
雪縷青山脈,云生白鶴毛。
朱書護身咒,水噀斷邪刀。
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
355
《山中惜花》 唐·王建
忽看花漸稀,罪過酒醒時。
尋覓風來處,驚張夜落時。
游絲纏故蕊,宿夜守空枝。
開取當軒地,年年樹底期。
356
《惜歡》 唐·王建
當歡須且歡,過后買應難。
歲去停燈守,花開把火看。
狂來欺酒淺,愁盡覺天寬。
次第頭皆白,齊年人已殘。
357
《貽小尼師》 唐·王建
新剃青頭發,生來未掃眉。
身輕禮拜穩,心慢記經遲。
喚起猶侵曉,催齋已過時。
春晴階下立,私地弄花枝。
358
《謝李續主簿》 唐·王建
館舍幸相近,因風及病身。
一官雖隔水,四韻是同人。
衰臥朦朧曉,貧居冷落春。
少年無不好,莫恨滿頭塵。
359
《贈溪翁》 唐·王建
溪田借四鄰,不省解憂身。
看日和仙藥,書符救病人。
伴僧齋過夏,中酒臥經旬。
應得丹砂力,春來黑發新。
360
《題法云禪院僧》 唐·王建
不剃頭多日,禪來白發長。
合村迎住寺,同學乞修房。
覺少持經力,憂無養病糧。
上山猶得在,自解衲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