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的詩詞(共666首)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41
《寄獻翰林宋舍人》 宋·王禹偁
金鼎鹽梅偶未和,位高猶說野情多。
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
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
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44
《寄金鄉張贊善》 宋·王禹偁
年少辭榮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
種竹野塘春昏脆,采蘭幽澗露牙肥。
伊予自是徒勞者,未得同尋舊釣磯。
45
《還揚州許書記家集》 宋·王禹偁
君不見近代詩家流,胡為蹇滯多窮愁。
孟郊憔悴死逆旅,浪仙斥逐長江頭。
張生漂泊冬瓜堰,徒云輕薄萬戶侯。
浩然無成鹿門去,李洞慟哭昭陵休。
50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頒條京輔近吾君,政術高于召信臣。
道服日斜披鶴氅,藥畦春暖步龍鱗。
歸朝莫指三年調,化俗應蘇一郡人。
愿作淮陽去思頌,與君刊石慰陳民。
51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淮陽冰綻柳條新,風物暄妍土俗淳。
捧詔暫辭雙闕路,勸農深入四郊春。
茶煙靜拂聽琴鶴,谷雨輕籠鋤麥人。
羸得褰帷恣吟興,落花飛絮滿車茵。
52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演綸多暇每封章,暫去頒條道更光。
郡吏好排紅粉妓,史君曾是紫微郎。
樓臺有月新詩出,囹圄無人綠草長。
地接清淮足佳致,水村煙塢似魚鄉。
53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東風初暖酒難銷,五馬行春罷趁朝。
道畔棠陰同召伯,堦前蓂莢別唐堯。
下車正是嘗新筍,得句何妨寄舊僚。
預想郡齋公宴處,桃花凝露柳垂條。
54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宛丘分理藉賢明,暫輟詞臣撫百城。
職罷掖垣人共惜,郡連京輔自為榮。
休吟紅藥堦前色,且聽長淮枕上聲。
駐馬都門相別處,柳黃莎碧上林鶯。
55
《館中春值偶題》 宋·王禹偁
御柳差差拂禁墻,菲才何事直仙鄉。
坐聞雞唱皇宮近,睡枕魚須白日長。
簾掛蘚庭微雨霽,研添桐井落花香。
春風老盡詩情淡,翻卷青編獨繞廊。
57
《對酒吟》 宋·王禹偁
勸君莫把青銅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東海桑,閬苑宮中養蠶老。
任是唐虞與姬孔,蕭蕭寒草埋孤冢。
我恐自古賢愚骨,疊過北邙高突兀。
59
《酬太常晁丞見寄》 宋·王禹偁
當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為出谷鶯。
猶作三丞君最屈,遍尋兩制我知榮。
湮沉莫厭青衫在,彼此俱嗟白發生。
重入玉堂非所望,汶陽田好欲歸耕。
60
《酬處才上人》 宋·王禹偁
我聞三代淳且質,華華人熙熙信佛。
茹蔬剃發在西戎,胡法不敢干華風。
周家子孫何不肖,奢淫惛亂隳王道。
秦皇漢帝又雜霸,只以威刑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