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秦淮曉發,掛云帆十丈,天風如箭。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遠。系馬維舟,買魚沽酒,楊柳人家店。輕寒襲袂,淮南春色猶淺。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橋橫渡。溪上紅塵飛不到,惟有白云來去。出岫無心,凌江有態,水面魚吹絮。倚門遙望,鐘山一半留住。
金陵王氣,繞道人丹室,紫霞紅霧。一夜神光雷電轉,江左云龍飛去。翠輦金興,綺窗朱戶,總是神游處。至今花草,承恩猶帶風雨。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