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嘏的詩詞(共388首)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263
《舒州獻李相公》 唐·趙嘏
野人留得五湖船,丞相興歌郡國年。
醉筆倚風飄澗雪,靜襟披月坐樓天。
鶴歸華表山河在,氣返青云雨露全。
聞說萬方思舊德,一時傾望重陶甄。
265
《贈李秘書》 唐·趙嘏
束帶臨風氣調新,孔門才業獨誰倫。
杉松韻冷雪溪暗,鸞鶴勢高天路春。
美玉韞來休問價,芳枝攀去正無塵。
莫將蕓閣輕科第,須作人間第一人。
267
《贈王先生》 唐·趙嘏
太一真人隱翠霞,早年曾降蔡經家。
羽衣使者峭于鶴,鳥爪侍娘飄若花。
九鼎欄干歸馬齒,三山窕窈步云涯。
時因弟子偷靈藥,散落人間駐物華。
268
《題昭應王明府溪亭》 唐·趙嘏
靖節何須彭澤逢,菊洲松島水悠溶。
行人自折門前柳,高鳥不離溪畔峰。
曉渭度檐帆的的,晚原含雨樹重重。
軒車過盡無公事,枕上一聲長樂鐘。
269
《早出洞仙觀》 唐·趙嘏
露濃如水灑蒼苔,洞口煙蘿密不開。
殘月色低當戶后,曉鐘聲迥隔山來。
春生藥圃芝猶短,夜醮齋壇鶴未回。
愁是獨尋歸路去,人間步步是塵埃。
喜悅
270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唐·趙嘏
野寺初容訪靜來,晚晴江上見樓臺。
中林有路到花盡,一日無人看竹回。
自曬詩書經雨后,別留門戶為僧開。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憶酒杯。
273
《送薛耽先輩歸謁漢南》 唐·趙嘏
雪繞千峰驛路長,謝家聯句待檀郎。
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東軒舊選床。
幾日旌幢延駿馬,到時冰玉動華堂。
孔門多少風流處,不遣顏回識醉鄉。
278
《送剡客(一作薛逢詩)》 唐·趙嘏
兩重江外片帆斜,數里林塘繞一家。
門掩右軍馀水石,路橫諸謝舊煙霞。
扁舟幾處逢溪雪,長笛何人怨柳花。
若到天臺洞陽觀,葛洪丹井在云涯。
279
《送滕邁郎中赴睦州》 唐·趙嘏
郡齋秋盡一江橫,頻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隨新詔動,旌旗遙映故山明。
詩尋片石依依晚,帆掛孤云杳杳輕。
想到釣臺逢竹馬,只應歌詠伴猿聲。
280
《送張又新除溫州》 唐·趙嘏
東晉江山稱永嘉,莫辭紅旆向天涯。
凝弦夜醉松亭月,歇馬曉尋溪寺花。
地與剡川分水石,境將蓬島共煙霞。
卻愁明詔徵非晚,不得秋來見海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