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趙嘏的詩詞(共388首)

    趙嘏簡介

    趙嘏頭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61 《雜曲歌辭·昔昔鹽·水溢芙蓉沼》 唐·趙嘏

    淥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濃。
    綺羅驚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見,荷翻鏡里逢。
    將心托流水,終日渺無從。

    62 《句》 唐·趙嘏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見《萬花谷》)。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63 《將發循州社日于所居館宴送》 唐·趙嘏

    浪花如雪疊江風,社過高秋萬恨中。
    明日便隨江燕去,依依俱是故巢空。

    64 《寒食離白沙》 唐·趙嘏

    莫驚客路已經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試上方坦望春野,萬條楊柳拂青天。

    65 《宿長水主人》 唐·趙嘏

    白云溪北叢巖東,樹石夜與潺湲通。
    行人一宿翠微月,二十五弦聲滿風。

    66 《送王龜拾遺謝官后歸浐水山居》 唐·趙嘏

    水邊殘雪照亭臺,臺上風襟向雪開。
    還似當時姓丁鶴,羽毛成后一歸來。

    67 《漢陰庭樹》 唐·趙嘏

    掘溝引水澆蔬圃,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梅花似雪日難消。

    68 《過噴玉泉》 唐·趙嘏

    平生半為山淹留,馬上欲去還回頭。
    兩京塵路一雙鬢,不見玉泉千萬秋。

    69 《李侍御歸炭谷山居,同宿華嚴寺》 唐·趙嘏

    家在青山近玉京,日云紅樹滿歸程。
    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聲。

    70 《題僧壁》 唐·趙嘏

    曉望疏林露滿巾,碧山秋寺屬閑人。
    溪頭盡日看紅葉,卻笑高僧衣有塵。

    71 《贈解頭賈嵩》 唐·趙嘏

    賈生名跡忽無倫,十月長安看盡春。
    顧我先鳴還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

    72 《同州南亭陪劉侍郎送劉先輩》 唐·趙嘏

    處處云隨晚望開,洞庭秋水管弦來。
    謝公待醉消離恨,莫惜臨川酒一杯。

    憂國憂民

    73 《寄梁佾兄弟》 唐·趙嘏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樓當月夜無風。
    荀家兄弟來還去,獨倚欄干花露中。

    74 《山中寄盧簡求》 唐·趙嘏

    竹西池上有花開,日日幽吟看又回。
    心憶郡中蕭記室,何時暫別醉鄉來。

    75 《別牛郎中門館》 唐·趙嘏

    整襟收淚別朱門,自料難酬顧念恩。
    招得片魂騎匹馬,西風斜日入秋原。

    76 《婺州宴上留別(一作婺州宴留上蕭員外)》 唐·趙嘏

    雙溪樓影向云橫,歌舞高臺晚更清。
    獨自下樓騎瘦馬,搖鞭重入亂蟬聲。

    77 《敘事獻同州侍御三首》 唐·趙嘏

    青云席中羅襪塵,白首江上吟詩人。
    登龍不及三千士,虛度膺門二十春。
    平生望斷云層層,紫府杳是他人登。
    卻應歸訪溪邊寺,說向當時同社僧。
    尊前誰伴謝公游,蓮岳晴來翠滿樓。
    坐見一方金變化,獨吟紅藥對殘秋。

    78 《送韋中丞》 唐·趙嘏

    二年恩意是春輝,清凈胸襟似者希。
    泣盡楚人多少淚,滿船唯載酒西歸。

    詠史典故抒懷

    79 《落第寄沈詢》 唐·趙嘏

    穿楊力盡獨無功,華發相期一夜中。
    別到江頭舊吟處,為將雙淚問春風。

    唐詩三百首宴會

    80 《入藍關》 唐·趙嘏

    微煙已辨秦中樹,遠夢更依江上臺。
    看落晚花還悵望,鯉魚時節入關來。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