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中華經典詩句

    中華經典詩句

      中華經典詩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鳩鳥在河邊鳴叫,那嫻靜美麗的女子啊,是男子的好配偶。

      2、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鑒賞] 他送我鮮桃,我以瓊瑤還報他。這其中的意義并不真是為了還報, 而是表示永遠與他相好。瓊琚、瓊瑤、瓊玖:都是指佩玉。

      這是一首情人間相互贈答的詩。后人常用“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兩句詩,來表達自己對他盛情的回報。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4、滿招損,謙受益。 自己滿足已取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虛而時時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近義詞

      5、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

      6、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功敗垂成 前功盡棄

      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

      可以這樣譯為: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8、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釋義】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 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

      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1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經過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識的`困惑。隱含通過實踐才能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學之中,通過教學實踐與反饋,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可以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1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預 :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

      立:成就;

      廢:敗壞。

      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12、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張,指的是拉緊,弛,指的是松弛。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說要治理好國家,就要讓人民有勞有逸,勞逸結合,使工作,生活有節奏地進行。

      1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意思是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指一個人犯了錯誤后,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14、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因;

      眚:本指眼睛角膜上的小翳,引申作過失、錯誤;

      掩:遮蔽,遮蓋;

      德:德行。

      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功績。

      15、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意謂做好事的機會不能失掉,壞事不能讓它 滋長。

      16、多行不義,必自斃。

      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語,意思是不義的事做多了,必定會自食其果。

      1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指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

      有大害。

      18、倉廩足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漢字詞語,釋義:(百姓的)糧倉充足才能知道禮儀,豐衣足食才會知曉榮譽和恥辱。

      1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謂軍隊的首領可以被改變,但是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變的。出自《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出自《論語·里仁》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出自《論語·述而》,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于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

      22、言必行,行必果。

      《論語·學而》中相似的原句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為不提倡“必信,必果”的極端情況。

      孔子提倡的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中庸之道,不提倡 “必信,必果”的極端情況,其實在這里是對小人的一種評價,并非褒義;而現代人演化或誤讀成的“言必行行必果”更大程度上是對“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一種夸張式提煉。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謂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語出孔子

      2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是說過去的就過去了,從現在隱去也不遲啊!

      2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指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2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34知彼知已,百戰不殆。

      35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6置之死地而后生。

      37行百里者,半九十。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39窮則獨善其身,則兼濟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5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4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4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之,金石可鏤。

      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4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50天行常有,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漢魏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52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5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5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5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5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中華經典詩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鳩鳥在河邊鳴叫,那嫻靜美麗的女子啊,是男子的好配偶。 2、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鑒賞] 他送我鮮桃,我以瓊瑤還報他。這其中的意義并不真是為了還報, 而是表示永遠與他相好。瓊琚、瓊瑤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