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橋的詩句
形容橋的詩句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形容橋的詩句,歡迎閱讀。
1、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2、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溫庭筠《楊柳八首·其三》
3、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辛棄疾《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筑偃湖未成》
4、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5、青溪水,流得到紅橋。——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6、極目離離,遍地蒙蒙,官橋野塘。——陳維崧《沁園春·詠菜花》
7、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張籍《成都曲》
8、郎到斷橋須有路,儂住處,柳如金。——張惠言《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
9、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
11、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蘇軾《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12、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3、柳暝河橋,鶯晴臺苑,短策頻惹春香。——吳文英《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
14、綠陰青子老溪橋。羞見東鄰嬌小。——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
15、短長亭子短長橋,橋外垂楊一萬條。——錢枚《憶王孫·短長亭子短長橋》
16、兩岸月橋花半吐。紅透肌香,暗把游人誤。——真德秀《蝶戀花·兩岸月橋花半吐》
17、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李白《焦山望寥山》
18、還背垂虹秋去,四橋煙雨,一宵歌酒。——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19、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20、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劉禹錫《楊柳枝/柳枝詞》
21、酹酒蒼茫,倚歌平遠,亭上玉虹腰冷。——吳文英《十二郎·垂虹橋》
22、情共天涯秋黯,朱橋鎖深巷。——吳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23、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24、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25、海棠枝上立多時,飛向小橋西畔去。——宋徵輿《玉樓春·燕雕梁畫棟原無數》
26、羊腸白道穿云出,雁齒紅橋亞水低。——許德溥《西橋柳色》
27、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28、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志南《絕句》
29、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30、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
31、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32、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明本《九字梅花詠》
33、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34、瑯瑯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35、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杜甫《后游》
36、駐馬橋西,還系舊時芳樹。——高觀國《玲瓏四犯·水外輕陰》
37、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8、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晏幾道《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39、記曉葉題霜,秋燈吟雨,曾系長橋過艇。——吳文英《十二郎·垂虹橋》
40、自別西風憔悴甚,凍云流水平橋。——陳維崧《臨江仙·寒柳》
41、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42、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姜夔《釣雪亭》
43、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秦觀《納涼》
44、水漲魚天拍柳橋。云鳩拖雨過江皋。——周邦彥《浣溪沙·水漲魚天拍柳橋》
45、想今宵、也對新月,過輕寒、何處小橋。——趙汝茪《戀繡衾·柳絲空有千萬條》
46、夜吟敲落霜紅,船傍楓橋系。——吳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47、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周邦彥《蘭陵王·柳》
48、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49、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陳維崧《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50、不似當時,小橋沖雨,幽恨兩人知。——周邦彥《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輕絲》
51、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52、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周邦彥《夜飛鵲·河橋送人處》
53、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洪升《雪望》
【相關閱讀:橋的唯美句子】
1、聽,橋下傳來鳴琴一般淙淙的水聲。它,就是太平橋,一座飽含我童年與親情的橋。
2、夜晚就是大橋最美的時候,橋上燈光閃亮,兩岸燈火輝映,五彩繽紛的色彩吧大橋裝點得更耀眼,更奪目。
3、雪似柳絮,像鵝毛,紛紛飄落在小石橋上。看,小石橋猶如白玉雕出的工藝品,使人舍不得從上邊踏過。
4、橋,不是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體現著人類的智慧,并給人以美感。人們情不自禁地用詩文來贊頌它。
5、那就是一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低吟淺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橋也美,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6、啊,步月橋,你是南靖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更加是南靖人民的驕傲!我希望人們好好愛護它,讓它的美麗永遠駐留在南靖人民的眼里。
7、小橋橫跨小河兩岸,橋上的石板還略顯濕潤,上面結著墨綠的青苔,細細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蕩漾在橋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8、我愛蘆溝橋,不僅是因為它的雄姿,它的古貌,更因為它就是“七七事變”的見證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第一聲怒吼在這里響起,并震撼了整個世界。
9、我看了看橋,橋的兩側是人們行走的“街道”,中間則是車輛通過的“大街”。人們說說笑笑的走著,車輛有秩序的跑著,大橋上川流不息,一點不比成都的立交橋遜色。
10、每當我回到故鄉的時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橋。不僅是因為它的神秘、它的誘人、它的鐵骨傲氣,更因為它伴著我的成長、伴著我的希望,伴著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
11、遍布水鄉的古橋長途不一,風格各異,有手板石梁,有拱形環橋,還有踏在橋上后吱吱作響的小大橋,橋洞有單孔和多孔的,根據門道的寬度來設定,橋孔一般都是成績單數。
12、我家住在彭州園附近,小的時候,爺爺、奶奶每天都要帶我去公園玩,公園里有很多座橋:石拱橋、水泥拱橋、鋼管拱橋、平橋、木橋、踏木橋,我經常在橋上爬上爬下,非常好玩。
13、學步橋就是古城邯鄲十大景觀之一,是邯鄲寶貴的歷史遺產,特別是“邯鄲學步”這個典故,更是家喻戶曉。現在學步橋已經建成了一個帶狀公園,更成了人們早晚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14、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麗。橋的兩側有石欄,石欄的一側刻著幾個大字。橋底下有清澈的河水,陽光照耀在水面上,閃閃發亮。陽光被河水反射到橋的兩側,那花紋就像按上了水晶。
15、金水橋就是一座石拱橋。中間的扶手上,雕有飛龍(龍在當時最為珍貴)上面雕有形態各異的精美圖片。瑰麗多彩的金水橋下的河水像金色的頭發一樣。走在上面給人一種心神氣爽的感覺。
16、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
17、我家東面有一座新建的立交橋,它的名字叫安翔橋。這座橋因臨近安翔里而得名,取“平安飛翔長空”之意。它西接志新路,東與安翔北路相連,就是一座連接海淀區和朝陽區的分離式立交橋。
18、在我的家鄉西安不僅有氣勢磅礴的立交橋,還有宏偉的高架橋,小巧玲瓏的拱形小橋,顫顫巍巍的吊橋、竹藤橋……他們像紐帶把這座城市連接起來,方便著我們的生活,裝點著我們的環境。
19、立交橋可真像一個迷宮,雖說它像迷宮吧,可還真起了迷宮的作用,可以四通八達,最后可真好笑,人們一下子把江上的橋搬到陸地上了,使交通更流暢,真的是相交的`立體的美,真像擰麻花的。
20、飛龍橋很雄偉。橋長一百多米,寬十多米。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如果沒有飛龍橋,那我們去飛龍超市購買物品就要繞很大的一個圈。這樣,人們就不用繞那遠遠的路了。
21、興隆橋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表介匯金旺里自然村,現保存完好,單孔石梁橋,東西朝向,全長9米,高3。47米,寬2。4米,孔跨4米,拱矢高3米,金鋼墻用花崗巖條石縫平砌。長系石鐫有楹聯,已模糊。
22、獨木橋的材料很特別,但它有很多類形,有的是專門加了工的,還有的是直接把樹的樹干砍下來,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有的是圓圓的,獨木橋雖說人可以行走過河,但一次只能乘一個人,所以也不是很方便。
23、立交橋是現在最先進的橋梁。它復雜,像一道道迷宮,也像一條條長蛇系在一起。它是非常堅固的,幾千輛汽車也奈何不了它。它便于交通,不容易堵車,甚至撞車。它盤旋在十字路口的中間,維護著那里的交通安全。
24、橋啊,家鄉的橋,民族的橋,你一端連著昔日的貧困,一端連著今日的繁榮,堅實的橋墩就是我們這個民族不屈的個性。“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偉大的中國成功架設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橋。
25、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么?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艷陽下的古橋。
26、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舉著你,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你,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你。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縷春風,一抹陽光。
27、我見過那巍巍的穿山越嶺的鐵路橋,也見過那雄壯的索橋,但始終不能忘掉卻是故鄉的那座彎彎如月的小橋,臥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橋臥波”,小橋在我的記憶中,就是那樣的清晰,就是那樣親切,還時時走進我的夢鄉。
28、長江大橋對于石拱橋來說,肯定又要高一個層次,長江大橋長,還很雄偉,并且上面能通汽車和人,下層能通火車,江面上還能通大輪船,相對于石拱橋來說,那真是方便多了,這可真的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啊!
29、翠湖緊靠柳河之間,有一座凹形的踏水橋,橋面用78個長4米,寬50公分的石板組成,橋的東面就是奔流直下的柳河,西面是從翠湖溢出的孱孱流水。特別是夏天,河水淹沒部分石板,行人走在橋上仿佛走在河中,十分愜意。
30、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橋上的人把橋當作了路,踩著蹈著。人總是這樣的,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長,有權阻止任何東西;橋下流著的水把橋當成了弱者,“嘩嘩”地琉著,這就是一種嘲笑,笑橋無法阻止它那洶涌的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