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十 賞析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譯文]  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出自]    晉  陶淵明  《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注釋:
        《讀山海經》共十三首,成一組,本詩是第十首。《山海經》共十八卷,內容多是記述古代海內外山川異物和神話傳說。

        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據《山海經·北山經》及《述異記》卷上記載,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媧,因游東海淹死,靈魂化為鳥,經常銜木石去填東海。銜:用嘴含。微木:細木。

        刑天: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后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山海經·海外西經》)

        同物:女媧既然淹死而化為鳥,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過從鳥化為另一種物,所以沒有什么憂慮。

        化去:刑天已被殺死,化為異物,但他對以往和天帝爭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良辰:實現壯志的好日子。詎:豈。這兩句是說精衛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豈是能等待得到!

    譯文:
         精衛口含小小的木塊,將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時刻怎可期待!

    賞析:
    詩人通過贊頌精衛和刑天身死而戰斗不止的百折不撓、頑強斗爭的精神,表現自己對強權和暴政的激烈反抗意識,以及對實現抗暴愿望的期待。《讀山海經》詩共十三首,這里僅選此一首。
      本篇通過《山海經》中有關精衛和刑天的神話故事,以“金剛怒目”式的特有風格,表現自己誓死抗爭的決心,有異于他的大多數作品。
      你看,女娃雖溺死東海,但化為精衛鳥,銜木石以填海;刑天因為和天帝爭神位,雖然被砍去頭顱,仍然以乳為目,以臍為口,舞起盾牌和大斧堅持斗爭,死不停息,這種以弱對強、永不停息的復仇精神,自始至終顯示了劍拔弩張的斗爭風格。
      本篇在寫作上,語言凝練,形象挺拔。文中在描繪精衛和刑天時,用了其中的“銜微木”、“填滄海”和“舞干戚”這些短語,集中反映了他們死而不息的抗爭精神,說明精衛和刑天形弱而實強的力量,如果都能持這種精神,就會使統治者懼而生畏。接著,在末句用了“良辰詎可待”,幾乎是直言不諱地召喚人們奮起抗爭,這種鼓動性的號召直白無隱,對社會底層具有一定的號召力。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譯文]?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出自]???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十?????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