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無爭造句
“與世無爭”的解釋
51、 人生暮境一切看淡,其實可以與世無爭,這是多數人的活法;可是,裳翁足不出戶,卻心懷天下,即使是翻讀閑書,也不僅僅只是消閑。
52、 如果真能奪得天下,云愿意攜侶隱居,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53、 因為和他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思想很符合,與世無爭。
54、 散修與世無爭,自由自在,只因本身無根無蒂,他們的出路大部分是上代遺傳,也有一些是機緣所獲。
55、 他與師傅本是常年在大山之中修行,終年不理世上之事,過著與世無爭,恬然自足的生活。
56、 一個重生的少年,本想與世無爭,修身養性,但命運卻讓他的每一步都重現輝煌,榮登爵位。
57、 劉璋的為人劉尚還是很清楚的,膽小怕事,性格懦弱,沒有多大的野心,在東漢末年的諸侯爭霸之中,一直屬于與世無爭,安分守已的那一種。
58、 要是無所作為,與世無爭,除非守著個大寶庫,否則別說修煉了,就是養活自己都困難。
59、 噫!老子之苦心幾人能解也,竟被人認為甘守柔弱、與世無爭、甘居人下,是空談之唯心大道。
60、 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
61、 背景硬實,又與世無爭,這種人沒有誰會吃飽了撐的來撩撥他。
62、 我佛門不染紅塵,與世無爭,而你身為佛徒卻如此囂狂,必為我教魔孽,小僧愿承受世間殺劫,誅滅你這魔頭,報上你的法號,待小僧將你降伏后再誦經超度!
63、 洞霄宮原本是道家修身養性處所,與世無爭,二十年前一個年輕的道士接管洞霄宮后,開始竭力發揚劍術,將習武與修道結合,門派雖小,卻亦被看做武林新貴。
64、 諸多百歲老人的長壽秘密就是脾氣溫和,隨遇而安,衣食隨緣,與世無爭,不計較一時一地一事的榮辱得失。
65、 蕭隨風知道他不喜世事紛擾,每次都不提及外面的江湖紛爭、天下局勢,而他自己也樂于在這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暫時避開外面的一切,休息放松自己的身心。
66、 一代神醫風霽月,與世無爭,仍逃不過暗算;絕世殺手蕭鐵棠,洗手江湖,卻擺脫不了仇殺的結局。
6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并不只是與世無爭,強調要有一個立體的人格和強勁的主體。
68、 這剛一照面,漁樵耕讀四大弟子,一死一殘,一燈本來已看破了一半紅塵,喜歡清靜,與世無爭,但此時卻覺胸中好似烈火燃燒,又似被泥丸堵塞,只欲炸裂。
69、 早上在指定地點乘豪華旅游大巴奔赴八里溝,沿途欣賞祖國大好河山,下午抵景區,感受太行淳樸民風,體驗與世無爭的山村農家生活,晚餐后入住。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