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造句
“產業結構”的解釋
101、 產業資本存量結構是區域產業結構系統的直接體現。
102、 產業結構一直是經濟地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103、 調整產業結構,生產力布局和城鄉經濟結構.
104、 隨著中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城鎮化發展所帶來的農村生產要素重組,中國農村土地要素市場發展迅速。
105、 企業外遷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的微觀顯現。
106、 分析結果顯示,包頭市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業結構均合理,但競爭力較弱。
107、 新世紀來臨之際,要實現首都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市面臨著產業高級化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雙重任務。
108、 同時指出出口貿易對能源消費自然對數的彈性為3.6,出口貿易加劇了能源需求,其本質原因是產業結構的不合理。
109、 產業結構失衡狀況和低級狀態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增長的難題,解決辦法只能是合理化和高級化同時并舉。
110、 對于“雙重失靈”的存在,有效處方是構建生態化的產業結構法律制度.
111、 我國三大都市圈的發展面臨著區域協調、產業結構趨同等問題。
112、 世界各國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表明,隨著人均GDP的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不斷增加。
113、 衡南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產業結構很不合理,縣域經濟發展十分緩慢。
114、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優化,主要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兩方面內容。
115、 本文認為地礦產業結構的目標模式是建立以地質勘查業為主體,多種經營業為支柱的經濟結構。
116、 除了產業結構、城鄉二元結構及戶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外,農村居民生活方式落后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117、 主要對國內外產業結構調整與布局理論的闡釋,指出適應萬盛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的方法。
118、 我們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19、 產業結構升級是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120、 發展第三產業是上海郊區城鎮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121、 同時,淅川縣在經濟和生態“雙贏”的結合點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全縣形成了20萬畝辣椒、40萬畝花椒、10萬畝中藥材、5萬畝湖桑的綠色產業格局。
122、 三是要進一步完善節約集約用地評價體系,實行扶優限劣的差別化管理,提高用地標準,增強全社會節約集約用地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123、 解決用工荒與求職難并存這個看似悖論的問題,治本之策還在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
124、 這一格局表面上壓低了產品生產與日常生活成本,實際上卻鼓勵了高耗能產業肆意膨脹,緩滯了產業結構升級步伐。
125、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白頤說,決策者首先對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競爭力的判斷,摸清優勢、不足所在,然后依此再做規劃、定位,這樣做特別務實。
126、 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健全糧食宏觀調控。
127、 繼續圍繞發展優質雜糧、草食畜、干鮮果、蔬菜四大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128、 極端依賴東風汽車公司,產業結構單一、片面、畸形,缺乏抗風險能力,造成了十堰經濟發展的先天不足,稍有風吹草動,便有檣傾楫摧之虞。
129、 比如物聯網,以往政府大包大攬、大補貼,但一個項目不是給錢就能成功,所欠缺的不一定是錢,而可能是產業結構、團隊結構。
130、 同時,專家認為,除了當時延續計劃經濟僵化的工資體制外,“腦體倒掛”也客觀地反映出當時中國的產業結構亟須的是體力勞動者,而非知識型人才。
131、 但這種對資源的依賴與中國的“選擇性進口”關系不大,而是非洲自身產業結構單一的結果,不應“倒果為因”。
132、 長期以來,我省產業結構畸重畸輕,經濟總量不大、質量不高,始終沒有走出“資源型經濟困局”。
133、 如今,村民依靠天然地下畫廊景區優勢,紛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新開茶園120畝,改造板栗園520畝,發展雪棗23畝,人均收入6000余元。
134、 近年來,霍林郭勒市通過做好“壯大扶小、節能減排、高新產業、作風建設”四篇文章,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135、 “大能源戰略”引領下的“四大建設”恢弘如圖,產業鏈延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跨越式發展。
136、 在經濟發展方面,積極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打造高穩產農田,建設脫毒馬鈴薯種植基地和黃牛凍精改良基地,不斷增加群眾收入。
137、 近兩年來,該縣對沿湘江兩岸的1萬多畝低洼田實行改造,按照宜漁則漁、宜經則經的原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養業。
138、 近年來,工貿區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干群,大搞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發科技財、走致富路,使轄區農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139、 平順縣是有名的“潞黨參之鄉”,這個龍頭企業能帶動幾千農戶、上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的生產,是我們這個貧困縣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項目。
140、 近年來,云南瀘西縣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重點培育發展大生物、大旅游、大能源、大制造、大服務“五大產業”,發揮產業的綜合效應,拉動縣域經濟引擎。
141、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取消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
142、 與此同時,國家農業公園打造、博鰲機場、瓊文高速、中國數碼港博鰲科技園等項目建設,也將為瓊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現代產業體系建立提供強勁的引擎。
143、 在種、養植業發展較快的地區,著眼于發展“兩高一優”農業,配備農科貿型村黨支部班子,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和多種經營專業村發展。
144、 特別是要將擴內需、促消費活動與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進節能降耗和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廣貨”。
145、 在金融危機的洗禮下,資源產業結構單一的東川全區經濟急劇下滑,川金諾此時投入9000萬元實施年產10萬噸磷酸二氫鈣、精細磷酸鹽等技改項目。
146、 在調整漁業產業結構的同時,象山縣還大力實施“科技興漁”戰略,用科技幫助漁民開源節流。
147、 客觀的區位條件、地形氣候特點,偏重的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快速推動的城市建設……一系列因素讓濟南成為一座飽受空氣污染折磨的城市。
148、 打破了技術壟斷,包頭的藍寶石產業鏈延長、高附加值生產都成了可能,像這樣通過產學研一體、成果快速轉化、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例子比比皆是。
149、 第4個“一號文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取消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將農業稅由實物稅改為現金稅。
150、 青山因鋼鐵而興,是老字號的重工業基地,“重工輕商”的產業結構為青山一直以來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