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造句
“北宋”的解釋
北宋[běi sòng] 北宋 (中國歷史朝代)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后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陜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于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并重金贖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采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經濟文化繁榮。咸平三年(1000年)GDP為265.5億美元,占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北宋時期,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北宋時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系交流密切,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系,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 在線查詢北宋造句,用北宋造句,用北宋組詞造句,包含北宋的句子。

關于北宋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北大造句
北國造句
北京人造句
化身造句
化裝造句
矯正造句
校正造句
簡捷造句
匆匆造句
包裹造句
秋高氣爽造句
遮擋造句
遮光造句
蜂窩造句
逃難造句
敬畏造句
氣度造句
思量造句
害怕造句
連同造句
瘦骨如柴造句
歪打正著造句
枯燥造句
醇厚造句
禮尚往來造句
流芳百世造句
滅頂之災造句
處事造句
處世造句
相形見拙造句
委曲求全造句
眾口鑠金造句
遲緩造句
成規造句
陳規造句
漠不關心造句
面如土色造句
常年造句
堅苦造句
艱苦造句
繼而造句
既而造句
肌體造句
機體造句
匯合造句
煌煌造句
惶惶造句
煥然造句
渙然造句
適逢其會造句
稍縱即逝造句
深入淺出造句
少見多怪造句
融會貫通造句
洪大造句
宏大造句
哄然造句
轟然造句
如出一轍造句
各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