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縷造句
用“如縷”造句 第6組51、 這些語句不絕如縷地傳出響徹云際。
52、 而且這聲音還在持續,其聲悠長綿綿,直上云霄,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53、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蘇軾
54、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55、 起初雨不大,只見黑云壓頂四野茫茫,細雨迷蒙,縱橫交織著,如絲如縷,如煙如霧。
56、 斯文如縷揚州學脈承余緒,哲人其萎荊楚士林仰風儀。
57、 中國的國脈民命,已不絕如縷了。
58、 那樣的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堪稱天籟之音,直到他們演唱結束,依舊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59、 此言一出,教室里,登時響起了學生們一連串的哀嚎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60、 我深深吸了一口,那悠悠蘭香才被扯上來,如絲如縷。
61、 而后,簫天略將手中寒墨簫放置唇邊,隨后嗚嗚簫聲回蕩谷內,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夕陽照下,更顯凄涼。
62、 數年后的一天,突然一股清泉從棺內向外汩汩流淌,從早到晚晝夜不息,年夏一年不絕如縷。
63、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梟梟,不絕如縷。
64、 王禪的這一口氣,真是吸得悠長緩慢,好似在大洋深處放長線釣大魚,一線白氣投入口鼻之間,綿綿長長,如絲如縷,穿行于心肺中間,透過周身血脈,行達全身各處。
65、 秦韻漢腔,遂成“雅言”“通話”;舟楫如縷,商行閩粵南洋;承載包涵,迎迓黎民庶士;耕讀傳家,播衍四海五洲。
66、 的慘叫聲響起,響亮而悠遠,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67、 2004年北京書市上,不痛不癢的書還是太多,但一針見血、寸鐵殺人或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的書還是不絕如縷……
68、 蘭香如縷,淡淡緲緲,縈繞瓊階玉欄,午后的清華臺安靜得似乎能感覺到蘭芷飄浮的香氣。
69、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70、 美麗,略有些憂傷,那就會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縈繞心頭,那是一種怎么也揮之不去的惆悵暮靄的情調,是“夕陽山外山”。
71、 凡此思潮,均為一種應激反應,不是平地起高樓式地突然萌發于今天,相反,百年中國思想史上,它們屢仆屢起,不絕如縷。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