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造句
“形容”的解釋
101、他找不到適當的詞語去形容她的美。
102、問寒問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很關心。
103、冷森森:形容冷氣逼人。例:“剛走進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幾個寒顫。”。
104、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請關注:失敗后鼓勵的話語形容失敗的句子、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
105、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106、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當。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飽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與生意。
107、恰當地使用形容詞,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
108、心有柵欄,然后青藤爬過,那些小秘密點綴其中,像葉片下小憩的蝴蝶,做夢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109、如果你要問我,我對你的感覺:我在乎你!如果非要在這感覺加上一個形容詞,那就是:我只在乎你!
110、有人時常聽見形容野獸般的殘忍,其實這對野獸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野獸從來不會像人那樣殘忍,那樣巧妙地、藝術地殘忍。
111、冷絲絲:形容有點冷。例:“這屋子沒生火爐,窗縫也沒糊,給人冷絲絲的感覺。”。
112、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
113、鵝毛大雪:形容狀如鵝毛般大而輕的雪。例;“狂風過后,便下起了鵝毛大雪。”。
114、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受盡辛苦和吃盡苦頭。
115、形容香氣濃郁。這里的十里是虛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十里,用來修飾香氣。
116、縮手縮腳: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也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
117、天生麗質: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118、山容海納: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119、朝不及夕形容情況危急。
120、妍姿艷質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
121、比肩迭跡: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122、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對您的感受的話,我覺得那就是真誠。
123、成語“指鹿為馬”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我們用它來形容那些故意顛倒是非的人。
124、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動人心。
125、哥哥犯了錯誤,媽媽很生氣,經弟弟添油加醋的一形容,媽媽火氣更大了。
126、他的作品使人讀了之后受益匪淺,獲益良多,用不同凡響來形容不足為過。
127、誰也無法形容她那股鄙夷萬分的表情,和她答話時那種深惡痛絕、不屑一顧的口氣。
128、搜索枯腸:形容寫作思路貧乏,才思愚鈍,極力冥思苦想竭力思考的樣子。
129、天香國色: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130、綠肥紅瘦: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131、間不容瞬:指眨眼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短促。
132、友人問我,北京的交通如果用一個詞形容是不是"爆堵"?我回答:"要是五年前,這一個詞就可以形容了,現在可概括不了啦。"友人問該當如何形容?我答曰:"危機四伏、風聲鶴唳、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命懸一線、岌岌可危、險象環生、生死攸關、如箭在弦、朝不保夕、瀕臨絕境、謹小慎微、當心小命!"。
133、腸回氣蕩: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134、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發起的"女漢子的自我修養"這一話題引起。通常是用來形容那些外表是女生但性格"純爺們"的姑娘。
135、扼腕嘆息:扼:握住,抓住。握著手腕發出嘆息的聲音。形容十分激動地發出長嘆的情態。
136、浮翠流丹: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137、川:河流。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不斷。這是一個主謂式成語;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車等往來很多。
138、:“風聲鶴唳”來形容我就最貼切“庸人自擾”效果更佳!
139、此時他恨不得用盡最美麗的詞句來形容她,只可惜胸無點墨,一句也蹦不出來!
140、娓娓動聽: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141、一碧千里:一:全;碧:形容青綠的顏色;千里:遼闊無邊。指一片碧綠的顏色,十分寬廣。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的意思,形容很大的范圍內都是碧綠的顏色。
142、報紙上形容王老爹說:"老爹筆耕數十年,金鼎獲獎,大器晚成。"。
143、"水落石出"原是描寫長江的景象,形容江水下落,被淹沒的石頭就顯露出來。
144、我自娛自樂得正怡然,斜刺里卻突然竄出來個少年。襟袍半敞,頭發松松散著,眼神迷離,肩上還沾了幾片花瓣。雖一副將將睡醒的形容,也分毫掩不了名花傾國的風姿。
145、面紅耳赤: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146、現代飛機的速度,用"一日千里"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快。
147、秋高氣爽:形容秋季晴空萬里,天氣清爽。
148、以前在市場里,舶來品很少見,現在卻可用車載斗量來形容。
149、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氣;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后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150、言三語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