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造句
“微生”的解釋
201、 沉降池中的廢水中加入了消毒劑,以消滅所有有害微生物。
202、 世衛組織與糧農組織聯合召開了一系列專家協商,以評估來源于轉基因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營養。
203、 目的:了解市售散裝熟肉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狀況,為食源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204、 國內各油田已開展微生物采油先導性試驗約2000井次,有些地區已進入推廣應用階段。
205、 另外一些引起過敏的原因包括如塵螨和真菌等微生物.
206、 農作物秸稈含有大量難降解的木質素,難于直接被厭氧微生物利用,降低了高固體厭氧消化技術處理農作物秸稈的效率。
207、 云芝多醣體具有抗微生物、抗濾過性病原體和抗腫瘤的特性.
208、 從勘察加的熱泉系統中已分離出至少24種嗜熱微生物。
209、 把一塊臟肉放在蒸餾水中,微生物會愉快地活動起來。
210、 土壤有機質是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動物殘體的產物。
211、 結果確定了雌三醇栓微生物限度檢查的操作方法。
212、 除了植物種子,種質資源庫還保存了總DNA以及微生物等樣本。
213、 采用田間試驗,研究了白漿土型水稻土不同生物硅肥施用量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
214、 水中的水藻微生物由于氮豐富而過度繁殖.
215、 在沙坡頭人工植被固沙區,微生物結皮是伴隨著植被區環境的日趨穩定而出現的。
216、 張華,男,博士,講師。2002年7月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獲學士學位,2008年7月在中國藥科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217、 碳酸酐酶是生物體中普遍存在的一種金屬酶,能催化CO2可逆的水合反應,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來源之一。
218、 在洞底,考察人員采集到了水藻和微生物的樣本.
219、 目的:建立蒲地藍消炎片微生物限度檢查的方法。
220、 結果表明,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對土壤呼吸基本無抑制作用。安全性評價認為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對土壤微生物均屬于低毒級農藥。
221、 在活化污泥反應過程中,廢水被注入曝氣池,在那兒微生物通過消耗有機廢物生長和繁殖新的細胞。
222、 綜述了微生物細胞液芯包囊固定化技術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液芯包囊技術在益生菌的包囊及乳酸菌發酵劑生產中的應用。
223、 以奶牛糞便為原料,進行了堆肥槽、露天條垛和接種外源微生物的對比試驗.
224、 植物病害的病原同致使人畜患病的微生物是很相似的。
225、 闡述了SRB的代謝機理和影響因素,詳細介紹了硫酸鹽廢水的厭氧微生物處理技術。
226、 長期地膜覆蓋可使土壤微生物對肥料固作用更加明顯.
227、 綜述了國內外紫外消毒出現的光復活現象,闡述了污水紫外消毒微生物光復活原理和控制技術。
228、 廢水滲入濾墊中,使得廢水能流過粘著在過濾材料的有機微生物。
229、 本文對兩種不同發酵類型的土家豆豉的微生物進行初步研究.
230、 食草動物利用它們瘤胃中微生物所產生的纖維素酶來水解纖維素。
231、 通過自制鉀礦脅迫堆肥和常規堆肥,在模擬土培試驗條件下,對土壤中微生物總群數量、有效鉀含量變化進行測定,進而研究該堆肥對土壤中鉀素循環的影響。
232、 結論:采用薄膜過濾法檢查羅紅霉素片微生物限度可行.
233、 世衛組織將與糧農組織聯合召開一系列專家協商會,以評估用轉基因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生產的食品的安全性和營養方面。
234、 他研究的是一種可傳染病菌的微生物.
235、 堆肥并不一定需要無病原微生物。
236、 急性相反應物在對微生物的固有性免疫應答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237、 他的工作促進了微生物學這門科學。
238、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也可以對黃萎病菌產生作用.
239、 蘇皖北部新元古代海相泥頁巖、粉砂巖及燧石中富含微生物化石。
240、 珊瑚礁是由許多相同的微生物不斷堆積而成。
241、 海洋微生物喜歡搭乘丟棄的塑料容器、打火機和牛奶箱等物品,而不喜歡附著于天然的東西如椰子或木頭旅行。
242、 對微生物采油機理、微生物采油區塊篩選標準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243、 定植在牙科綜合治療臺水道的生物膜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導致口腔治療中的醫源*交叉感染。
244、 利用友善的微生物或物質來輔助互利共生生物的生長,讓它們在競爭中超越病菌,是避免細菌感染的方法之一。
245、 目的:消除微生物限度檢查法中十滴水的抑菌作用.
246、 討論了一類微生物連續培養系統。
247、 樹突狀細胞能夠攝取外來物質,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并將其呈遞給效應性淋巴細胞,激發宿主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應.
248、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說它們在不停的運動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蝕。
249、 現在他是“獸醫微生物學”病毒學總編輯.
250、 它不但沒有清香脆嫩的口味,而且殘存的化肥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生成亞硝酸氨,有誘發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