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造句
“微言”的解釋
51、 臣居草?原無用,帝問芻蕘若有情,敢把微言勞圣聽,澄心寡欲是長生。
52、 站在門口的羅天無奈,眾怒難犯,而他又人微言輕,根本沒被人當回事兒。
53、 呵呵李局長,我人微言輕,自然不敢胡言亂語。
54、 我人微言輕的,去找廠長說這種事,好像不太合適吧?項科長、蕭科長他們都是有經驗的人,他們難道想不到這一點嗎?
55、 司馬光時在并州通判任上,他不顧身微言輕,連續3次進狀并給好友范鎮寫信請求關照,建議皇帝早立儲貳,以安天下之心。
56、 儒家的經典《春秋》,內容上“微言大義”,語言上“一字褒貶”。
57、 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客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像開圖,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廣被,拯含類于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于十地。
58、 小子人微言輕,所以大膽的向各位前輩求教一句,可曾見過江湖中有哪種劍法是從腳跟出招,朝著天上刺去的。
59、 1903年,章太炎被囚禁于上海西牢,寫詩譏諷楊度,其中兩句為“長策惟干祿,微言是借權”。
60、 人微言輕,說話沒份量,貿然提醒的話,趙大明不見得會聽,話傳到孫仁勇耳里,只會引起他的警覺。
61、 只是人微言輕,每每說錯話就招到別人的譏諷,偶爾建立點功勞也會被衙役搶走。
62、 因為他對《老》、《莊》微言釋解精湛,甚恰帝旨,因此神宗詔旨于陳景元弟子中,擇其善者承領他的原職右街都監同簽書教門公事。
63、 小民名分不彰,人微言輕,心中甚憾。
64、 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雖然渦河人微言輕,卻因誕生了老子和莊子而聲名遠播。
65、 此間雖尚未推出多少微言大義的精品力作,也沒有起到“匕首投槍”的實質作用,但還是勤懇地用自己的筆觸激濁揚清、彰善癉惡。
66、 大道之廣博恍惚,古之圣賢也只得以微言大義勉力記之敘之,我輩修道之人窮畢生之力日日勤修,磨練心性,感悟天地,也只求憑借自身體會領悟其中玄奧至理。
67、 深入淺出,大義微言在字里行間,無為而教于閱讀之后;流露出一個“憤青”。
68、 這樣的“淡定”,試問幾人能做到?“積微言細,自就鴻文”——從細微處積累,努力奮進,最終取得大成就,這也許正是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夢想。
69、 小子笨拙,聽不懂上仙的微言大義,所以才會有些失態,還忘上仙原諒。
70、 師弟我人微言輕,只是有些話不吐不快,也就只有告訴師姐你了。
71、 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證據,人微言輕,缺乏說服力,輕舉妄動于事無補,說不定還會將自己陷進去。
72、 微言大義啊!你們真的是學生嗎?
73、 先賢圣人的微言大義本就言簡意賅,譬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也可斷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74、 《百家姓》是傳統三大蒙學讀物之一,雖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但卻并無規律可言,更沒有什么微言大義可言。
75、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76、 本想先埋下伏筆,方便以后誘拐趙平,沒想到一番微言大義把老趙也感動了!武將認主后玩家就能看到麾下的屬性了。
77、 這些事情還得勞煩孟兄出面統籌全局,我人微言輕,不拉你這張虎皮作做大旗,這場拍賣會恐怕辦不起來,而且這么大的攤子,人手不足也會生亂子。
78、 陳氏取徑多方,手眼通天,唐長孺譽之為“勝義微言若有神”,故擬作呼風喚雨、驅神遣鬼的入云龍。
79、 家父蔡老爺子,整日為國事憂心忡忡,可惜身微言輕,無力扭轉政局。
80、 在那桂花樹下,幾名書生席地而坐,長桌后面一名長須老者巍然正坐,白衣高冠,口若懸河,正講述著詩經中的微言大義。
81、 每每想起,恨不能追隨左大人左右,雖身微言輕,卻也有大好頭顱,一腔熱血。
82、 總覺得這件事情有些詭異,可是他身為林家后輩,縱然是家主的兒子,也還是人微言輕,無權干涉長輩們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他只是默默記下,沒有尋本挖源的去問個究竟。
83、 總而言之,在微時代微空間里,既有微言大義,也有危言聳聽;既可幫助我們防微杜漸,也能使人道微德薄。
84、 、相關著作和論文,都得竭盡全力搜羅,逐字逐句推敲,對《莊子》微言大義反復咀嚼,對各家注釋和評論仔細甄別,力求在莊學的河谷中披沙揀金,沿波討源。
85、 董仲舒大力推闡《公羊傳》“微言大義”。
86、 但老莊之學,微言大義,妃喧偶有涉獵而已。
87、 老禪師微言大義,令弟子醍醐灌頂,茅舍頓開。
88、 好在茅君養氣補丹之法甚為玄妙,文語簡約,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幾遍觀下來,便已背熟,乃將其放回玉匣,完璧還于坤元。
89、 《春秋》之中,微言大義,其實大皇子已經深得其中三昧了。
90、 第二種是中國人最推崇的以德服人,可惜這點林森也指望不上,因為這里不是中國,更重要的是,他這個前隊醫實在身微言輕。
91、 這部雜文選集,縱筆揮灑,渴驥奔泉,語澄心密,微言大義,營構了曠達疏宕、通透暢融的慧境,呈具“補察時癥,泄導人情”的功效。
92、 讀書貴乎精,所謂“微言精義,俞探俞出”是也。
93、 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們或許不像小人那樣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來人微言輕,無足輕重。
94、 即使熟讀萬遍,不懂夫子微言大義也是枉然。
95、 耶律楚材講課不拘于文字的內容,他經常旁征博引,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例來解說文字的含義,像是講故事一樣,從故事里透出微言大義來。
96、 余才疏學淺,也無獨到之見,即使論之也不過人云亦云,只是又頗羨古人所云之微言大義,故以陋見擇其末端而記之,錯訛之處難免,且權為大家茶余飯后之談資罷。
97、 本書也有陸建德先生的序文,根本不需要拉人微言輕如鄙人者再來幫場。
98、 亦作“人微言賤”,如宋代曾鞏《泰山祈雨文》曰:“吏思其繇,奔走其望,而人微言賤,不能上動。
99、 測試員人微言輕,法力較之戰神學院的學員說不定都要弱上幾分,他手上沒有學員的檔案資料,誰知道紫岳究竟是什么背景。
100、 始以微言動曄,曄不回,熙先乃極辭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