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跡造句
“無跡”的解釋
51、拼殺之中,葉軒斬出的劍光完全消去了斧鑿痕跡,已經達到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程度了。
52、羚羊掛角,香象渡河,有神韻可味,無跡象可尋。
53、剛恢復高考頭幾年,還有影子和規律可循,之后無跡可求。
54、最后一點希望被打破后,蝎通幽也想通了,大道無痕,天道無私,盤古無命;三位爺現在都是無形無跡,根本不會管自己這點破事。
55、“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公款花消方式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56、劉啟在高校電競聯盟中就號稱坑神,不僅坑對手,還常年坑隊友,坑起人來就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被坑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無心之舉。
57、如此說來,不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58、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還是喜歡萬芳唱過的:“我唱歌,你聽不聽,都是我的。
59、心中有劍亦有劍,心中無劍手亦是劍,劍出有形,有跡可尋,劍出無形,無跡可尋……
60、而他腦海里邊毫無來由的就出現了一把劍,這把劍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從哪里去,然而一劍刺來,無跡可尋,當你發現它的時候,它已經刺中你。
61、所以,“韻”是一種藝術審美標準,是經過“心隨筆運、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藝術效果,它空靈得如鏡中之相、水中之花,虛幻得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62、此木此果系于經濟、人生,亦厚載歷史、人文,乃情物也,惜諸暨籍之丹青高手王冕、陳老蓮是否曾以此入畫無記無跡。
63、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無形的,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
64、孫登一開始葬在句容,三年后又改葬蔣陵,即如今的明孝陵內,也已無跡可尋。
65、若非暨大南京校友會徐釗其、楊榮慶兩元老指引,中國頭號華僑學府源頭于我輩而言幾近無跡可求。
66、如意桶者,便溺器也,底貯黃沙,上注水銀,糞落水銀中,沒入無跡,外施宮錦絨緞為套,成一繡墩。
67、所謂復古的含義有很多,但其核心是合適地運用以前流行的元素與當下流行的元素合理的搭配,穿出某種陌生的美感,做到“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68、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69、攻守之間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70、像兔子般靈活,又像飛行中的蝙蝠一般無跡可尋,他在三撲兩跳間,就來到了黑衣人身前。
71、在人們對吃空餉的反思中,期盼掀起編制的蓋頭來,讓其不再“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已經成為信息公開方面的一種迫切需求。
72、武田熱衷于念經求佛,其實并非無跡可求,小說里有一個細節:長谷川恐懼地對“我”表示,今年正好是自己33歲的“兇歲”。
關于無跡的詩句
關于無跡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