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造句
用“環境問題”造句 第11組101、 社會和環境問題是重點改革內容。
102、 文章通過調查研究,對婁煩縣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了防治對策。
103、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耕地非農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并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社會和環境問題。
104、 結果表明:近年新研制的冷焦水密閉脫臭處理方法是目前最佳的處理手段,可以基本解決焦化裝置惡臭污染環境問題。
105、 戈爾說流利的俄羅斯語,而且對有關自然資源的環境問題有深厚的認識。
106、 結果表明,當前曲松縣生態安全狀況處于預警狀態,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
107、 劈山圍海造地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但劈山圍海造地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和巖土工程問題。
108、 因此,提高油價不是治理環境問題的唯一途徑.
109、 所以,雖然公眾是環境污染事件的長期受害人,部分積極分子也因為漏油事件而發動網絡運動抵制BP的加油站,但事實上他們本身就是環境問題的肇始者之一。
110、 長春市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是煤煙型污染,主要出現在冬季采暖期。
111、 這本書的作者不是熟悉數字的環境問題專家,也不是筆下生花的所謂環保作家,但她推己及物的情懷和觀察生活的細膩,卻讓她的議論既親切又有說服力。
112、
113、 這里有個文化環境問題,你沒有到過前門大柵欄,你肯定理解不了中國的京劇,你不在香榭里大街上走一走,你也聽不懂外國的交響樂。
114、 氣候變暖導致一些地區出現冰川消融、凍土退化、沙化加劇、海冰減少、海平面上升等環境問題,全球范圍內極端天氣氣候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有所增加。
115、 環境保護部派員調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環境問題2014年12月25日,央視系列報道了“山東魯抗醫藥股份公司污染問題”。
116、 這種怪病被正式命名為“水俁病”,是世界典型的公害病,僅政府正式認定的患者就有2273名,成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期遺留環境問題的代名詞。
117、 環境問題并不是通過問責可以解決的;南京無法實現“新藍天目標”,也沒有問責。
118、 為什么一定要發展工業化?要知道,現在做工業和實體經濟都是吃力不討好,難見成效,又容易在環境問題上落人口實。
119、 作為濟南生活用煤的主要供應渠道,濟南燃料集團總公司煤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環境問題,公司目前已不再出售煙煤,而是一直在推環保型煤。
120、 去年,溫州陳德榮向廣大溫商發出回鄉投資創業邀請時表示,要破解“小鬼難纏”等軟環境問題。
121、 他們與眾多熱衷環保事業的演藝明星攜手合作,以實際行動和歌聲來呼呈人們鄭瀾環境問題,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122、 他指出,當今的中國,當今的世界,物質空前富足,經濟繁榮發展,而環境問題卻日益嚴峻,有些地方的環境污染甚至到了再不整治就斷種滅族的程度。
123、 而興的武漢,近年來水環境問題卻異常突出,一些市區湖泊水質極度惡化,使武漢陷入了“優于水,而又憂于水”的尷尬境地,“百湖之市”這一美譽名實難副。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