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造句
用“藏傳”造句 第6組51、而位于外西路的慈寧花園最獨到的地方,就是它專門為明清兩朝太后、太妃游玩休憩、禮佛唪經之用,以佛堂為主,保存藏傳佛教文物最多。
52、據她介紹,自16世紀末藏傳佛教廣泛傳入并影響蒙古地區之后,布里亞特人就成為了虔誠的喇嘛教徒。
53、用東部裕固語、西部裕固語,無文字,通漢語文;信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俗;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崇尚騎馬和射箭。
54、其中,1990年建成小乘佛寺銅佛殿,后又在東邊配殿增設藏傳佛教的殿堂。
55、一步步攀上山坡,在半山腰右手側有座寺院名叫紅塔寺,步入這座藏傳佛教紅教寺院,只見寺院內佛龕上供奉著的就是佛教密宗修煉時雙修佛像,也叫歡喜佛。
56、至今,措美鎮群眾在噶唐本巴齊塔塔頂廢石中還發現部分經文、笨教占卜、祭祀和藏傳佛教后宏期前期手寫珍本、孤本,各種古代藏文字體,唐代漢式唐卡等。
57、按照藏傳佛教傳統,氐宿月是佛事活動頻繁的佛月。
58、藏傳佛教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等先后出現,各立學說,佛經翻譯及注疏、歷史、語言、文化等著作增多,文獻載體也由骨、竹、木、石等變為紙制。
59、明朝十六帝中,除了明武宗信奉藏傳佛教以外,都信奉道教,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世宗都曾任命道士為禮部尚書。
60、雍正雖重視藏傳佛教,但主張儒佛道異用而同體,并行不悖,提供佛教各派融合。
61、他指出,佛教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愛教、遵規守法、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歷來是藏傳佛教的基本內容。
62、該寺建于吐蕃王朝赤熱巴巾贊普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初始信奉寧瑪派,后改宗噶當派,是藏傳佛教后宏期以來年楚河流域一個具有重要地位的古寺。
63、俗話說業精于勤,鐵鞋派每年會接大量的任務,鼎盛時期曾負責過尋回宮廷流落民間的太子,戰亂中暗藏名將的后代,甚至參與尋找過藏傳密宗中的轉世靈童。
64、成年后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訪求多位巖穴高隱之士,虛心求教釋道儒乃至藏傳密學,因緣際會習得許多不傳的法門和秘學。
65、一部締造收藏傳奇的經典佳作《錯版珍郵》典藏冊隆重問世。
66、園中疊山砌池,建樓筑亭,是明清兩朝太后、太妃們游玩休憩、禮佛唪經之用,保存藏傳佛教文物最多。
67、在印度及藏傳佛教中多派認為珍珠是唯一從肉體中生長出來的珍寶,將珍珠作為貼身的佩戴物;可以與過去佛、未來佛相通,祈福。
68、兩人一前一后行走在雞足山那長長的石階之上,這雞足山乃是東南亞的佛教圣地,是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源地,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
69、歷史上,遵循佛祖止惡揚善,慈悲平等,慧觀緣起,弘法利生的教戒,使藏傳佛教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儀軌和定制。
70、迪慶州中甸縣的松贊林寺,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群建筑,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藏族藝術博物館”,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71、薩迦寺至今仍是藏傳佛教中藏書最為豐富的一座寺院。
72、一路上,邱翔用鏡頭見證著這一觀點,藍天白云下的青海湖讓他震撼,煙雨朦朧中的坎布拉讓他心醉,碧波蕩漾的李家峽讓他愛戀,塔爾寺的藏傳文化讓他起敬。
73、據介紹,熱振寺創建于1057年,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著名的藏傳佛教噶當派寺院。
74、中國的佛教除了漢傳佛教還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也稱為喇嘛教,分為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噶當派等五個宗派。
75、江孜縣境內白居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五世紀初始建,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
76、那時候,這座藏傳佛教噶當派“教典傳承”在后藏發源地的古寺,只剩下殘破的圍墻。
77、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10多座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群在云南省德欽縣境內延綿起伏,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壯觀稀有的、海拔和緯度最低的現代海洋性冰川。
78、藏傳佛教借助民族大溶合不斷擴展,各朝代皇室和貴族的慷慨贈予,鑄就了喇嘛寺院的輝煌。
79、這是她們在慶祝西藏傳統民俗節日“吉祥天母節”。
80、《現觀莊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別。
81、通過藏傳佛教文物、通過供案和佛塔,來親身感受一下當年皇太后的日常禮佛之所。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