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安民的意思 保境安民的讀音和出處
- 保
- 境
- 安
- 民
- 成語名稱:
- 保境安民
- 成語拼音:
- [bǎo jìng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衛國境,使人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1回:“但愿共存忠義于心,同著功勛于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現在局勢越來越緊,保境安民,耽誤不得。”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軍隊的職責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保境安民
- 英文翻譯:
-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保境安民”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安定 人民 生活 保衛 國境 安居樂業
“保境安民”的單字解釋
【保】:1.保護;保衛:保健。保家衛國。2.保持:保溫。保鮮。3.保證;擔保(做到):保質保量。保你一學就會。4.擔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釋。取保候審。5.保人;保證人:作保。交保。6.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參看〖保甲〗。7.姓。
【境】:1.疆界;邊界:國境。入境。2.地方;區域:漸入佳境。如入無人之境。3.境況;境地:家境。處境。事過境遷。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保境安民”的近義詞
“保境安民”的相關成語
“保境安民”的關聯成語
保字的成語
境字的成語
安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保開頭的成語
境開頭的成語
安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bao的成語
jing的成語
an的成語
min的成語
bjam的成語
保境什么什么的成語
保什么安什么的成語
保什么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境安什么的成語
什么境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什么安民的成語
“保境安民”造句
本人身為魯郡城司馬,保境安民,打擊宵小之徒乃是職責所在,不容亂臣賊子橫行囂張!
三人本來各自在自己的屬地里,保境安民。
保境安民是卑職及保安隊全體弟兄們的職責,說起來縣城遭到襲擊,也是我們的失職啊!
其為官政簡刑清,節儉奉公,勤修武備,保境安民,故為民所稱頌,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老伯說得哪里話?保境安民本來就是我們這些大頭兵的職責所在。
唐得國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為其基本國策,休兵罷戰,敦睦鄰國,與毗鄰諸國保持了較為平和的關系。
接到了孫明讓自己派人去那三個村子保境安民的消息之后,王江河也就安心的睡下了。
與此相映襯的是,一直奉中原為正朔,致力保境安民與發展經濟的吳越國,卻走向了一條符合民心民意、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確道路。
史料有記載,隋末群雄割據,歙人汪華起兵自保,占據歙、宣、杭、睦、婺、饒六州,稱吳王,治理六州十余年,保境安民,政清人和,六州不見兵革。
劉敬與陳平見皇帝發怒,更加忐忑,又聽出劉邦抱怨身邊無可用之將才,無法保境安民,為他分憂解愁,心中說不出的羞愧惶恐,只是一個勁磕頭。
* 保境安民的意思 保境安民的成語解釋 保境安民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