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把守的意思 分兵把守的讀音和出處
- 分
- 兵
- 把
- 守
- 成語名稱:
- 分兵把守
- 成語拼音:
- [fēn bīng bǎ shǒu]
- 成語解釋:
- 分散兵力,到處防守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復,分兵把守,諸事停妥。”
- 成語例句: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2章:“覺察到分兵把守碉堡、據點,像個五指伸開的手掌,總不如攥成拳頭有力。”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處處設防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分兵把守
- 英文翻譯:
- divide the forces for defen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分兵把守”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分散 兵力 防守
“分兵把守”的單字解釋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兩手把著沖鋒槍。2.從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兒兩腿,讓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攬:要信任群眾,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著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門。把住關口。5.緊靠:把墻角兒站著。把著胡同口兒有個小飯館。6.約束住使不裂開:用鐵葉子把住裂縫。7.給(gěi)8.車把:那輛車的把折(shé)了。9.把東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賓語都是確定的。b)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邊有附加成分或補語,或前邊有“一”等特種狀語。但在詩歌戲曲里可以不帶:扭轉身來把話講。c)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頭一般不帶賓語,但有時帶:把衣服撕了個口子。把這兩封信貼上郵票發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時候后面不說出具體的動作,這種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責怪或不滿的場合:我把你個糊涂蟲啊!e)近代漢語里“把”曾經有過“拿”的意思,現代方言里還有這種用法(“那個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萬”和“里、丈、頃、斤、個”等量詞后頭,表示數量近于這個單位數(前頭不能再加數詞):個把月。百把塊錢。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關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壺把兒。撣子把兒。2.花、葉或果實的柄:花把兒。梨把兒。
【守】:1.護衛;防守。與“攻”相對:守衛。堅守陣地。2.遵循;遵守:守約。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門。守著病人。4.挨著;靠近:守著水的地方可多種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分兵把守”的相關成語
“分兵把守”的關聯成語
分字的成語
兵字的成語
把字的成語
守字的成語
分開頭的成語
兵開頭的成語
把開頭的成語
守開頭的成語
fen的成語
bing的成語
ba的成語
shou的成語
fbbs的成語
分兵什么什么的成語
分什么把什么的成語
分什么什么守的成語
什么兵把什么的成語
什么兵什么守的成語
什么什么把守的成語
“分兵把守”造句
經此一役,遼國精銳盡喪,便再沒了進攻之力,只是分兵把守要害地方。
幸得馮習、張南相助,分兵把守四門,城中荊州軍馬無一反抗盡皆歸降。
馬援迅速派人分兵把守,其余主力直搗洛陽。
在大樓的一樓,二樓和其他樓層也都是分兵把守,窗戶都堵的嚴嚴實實,但都留了射擊孔。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后發制人。
主公,我以為,我們可以分兵把守在冀州得邊境上,以逸待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夏侯淵率領一萬人馬掃清城內的亂兵,然后分兵把守四門,然后給曹操發出消息。
按這樣的攤子,要是分兵把守,每個哨位五到六個人,就算三班倒,也得將近二百名熟練能手才行。
可是他們應該沒有那么多的兵力來分兵把守啊,如果他們有那么多兵力早就傾巢而出向自己圍攻過來了。
* 分兵把守的意思 分兵把守的成語解釋 分兵把守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