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博采眾議的意思 博采眾議的讀音和出處

    • cǎi
    • zhòng
    成語名稱:
    博采眾議
    成語拼音:
    [bó cǎi zhòng yì]
    成語解釋:
    博:廣;議:建議。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
    成語例句:
    領導干部必須博采眾議,不能獨斷專行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廣泛聽取意見
    結構類型:
    動賓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博採衆議
    英文翻譯:
    adopt good advice from all quarters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博采眾議”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建議 采納 群眾

    成語博采眾議

    “博采眾議”的單字解釋

    】: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1.許多(跟“寡”相對):眾多。眾人。寡不敵眾。眾志成城。2.許多人:聽眾。觀眾。群眾。眾所周知。3.姓。
    】:1.討論;商量:自報公議。2.意見:建議。提議。3.評論:物議。無可非議。

    “博采眾議”的反義詞

    “博采眾議”的近義詞

    “博采眾議”的相關成語

    “博采眾議”的關聯成語

    “博采眾議”造句

    總經理為人虛懷若谷,凡事博采眾議,因此很受同仁愛戴。

    如想獲得巨大成功,一個人必須盡力博采眾議.

    期待交管部門博采眾議,科學論證,真正完善規則。

    確立正確的用人導向,關鍵在于領導干部需要博采眾議、廣開言路,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耳朵一定要能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決策一定要征求多方面的意見。

    2012年政改方案,特區政府博采眾議、廣納民意,功不可抹。

    這樣,原本是為了博采眾議而啟動的可行性研究,也就變成了一種隨意粘貼的標簽。

    盡管博采眾議的態度不是壞事,但蔡英文既已是這場選戰的主帥,她在“等待黨內怎么說”的同時,應該意識到,其實“全黨都在看你怎么做”。

    潘尚到任后,禮賢下士,博采眾議,把個通天府治理得百業興旺,政通人和,百姓安定,一向太平。

    7年轉瞬即過,1965年《辭海》終于編纂完成,但只是內部發行,稱之為“未定稿”,這主要是為了留有余地,以便博采眾議

    為改變這種局面,楊有偉一面邀請專家把脈,一面走企入戶搞調研,最后博采眾議,決定對集體資產全面改制,由集體經營變為股份制經營。

    * 博采眾議的意思 博采眾議的成語解釋 博采眾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