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不居的意思 變動不居的讀音和出處
- 變
- 動
- 不
- 居
- 成語名稱:
- 變動不居
- 成語拼音:
- [biàn dòng bù jū]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 成語出處:
- 《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恒居一體也。”
- 成語例句:
- 發現和掌握規律,就是從個別中找到了一般,從變動不居的現象中找到了相對穩定的本質。★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事物不斷變化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變動不居
- 英文翻譯:
- unsettle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變動不居”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事物 變化 沒有 固定 形態
“變動不居”的單字解釋
【變】:1.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情況變了。變了樣兒。2.改變(性質、狀態);變成:沙漠變良田。后進變先進。3.使改變:變廢為寶。變農業國為工業國。4.能變化的;已變化的:變數。變態。5.變賣:變產。6.變通:通權達變。7.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事變。變亂。8.指變文:目連變。9.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遷居。民居。故居。3.在(某種位置):居左。居首。4.當;任:居功。以專家自居。5.積蓄;存:居積。奇貨可居。6.停留;固定:變動不居。歲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稱(多為飯館):同和居。沙鍋居。8.姓。
“變動不居”的近義詞
“變動不居”的相關成語
“變動不居”的關聯成語
變字的成語
動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居字的成語
變開頭的成語
動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居開頭的成語
bian的成語
dong的成語
bu的成語
ju的成語
bdbj的成語
變動什么什么的成語
變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變什么什么居的成語
什么動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動什么居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居的成語
“變動不居”造句
我們放眼四望,但見一派新天新地,生機盎然,變動不居,日新月異。
管理的本質就是面對變動不居的組織環境,充分挖掘并激勵個體潛能,有效配置組織資源,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
自然在他那里理解為變動不居,而自然美則是非同一性的表達,并非實際的存在。
從而使得人類的歷史得以為人所把握,就是變動不居的歷史現象也不再神秘無常。
當他的審美目光越出西山之外的社會,面對盛衰無常、變動不居的現實,也不禁有滄海桑田之感。
但這個“形而上”的東西,卻如古人所講:變動不居、周“溜”六虛。
在他的世界里,沒有什么非他不可,變動不居,一切都只能在變動中求得把握。伊北
正如赫拉克里特所說,萬物變動不居,面對挑戰,瑪格南總是能夠做出革新,我們存在了60年,早在1994年,我們就開始將圖片檔案數字化,就是一個證明。
換言之,我們不能也不應當把中國當作孤立社會的特殊個案,而應把它視作變動不居的地區和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 變動不居的意思 變動不居的成語解釋 變動不居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