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子吃黃連的意思 啞子吃黃連的讀音和出處
- 啞
- 子
- 吃
- 黃
- 連
- 成語名稱:
- 啞子吃黃連
- 成語拼音: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 成語解釋:
- 歇后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 成語例句:
-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37回:“延壽連磕數頭,好似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衷。”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有苦說不出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啞子喫黃連
- 英文翻譯:
- have ineffable sorrow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啞子吃黃連”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五字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歇后語 比喻 說不出
“啞子吃黃連”的單字解釋
【啞】:[yǎ]1.不能說話或說不出話來:啞巴。啞口無言。2.嗓子沙啞:啞嗓。3.(舊讀è)笑聲:啞然失笑。[yā]見〔咿啞〕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飯。吃奶。吃藥。2.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體):道林紙不吃墨。4.消滅(多用于軍事、棋戲):吃掉敵人一個團。拿車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虧。吃驚。吃批評。7.耗費:吃力。吃勁。8.被(多見于早期白話):吃他恥笑。9.見〖口吃〗。
【黃】:1.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2.指黃金:黃貨。黃白之物。3.指蛋黃:雙黃蛋。4.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掃黃。查禁黃書。5.(Huáng)指黃河:治黃。引黃工程。6.(Huáng)指黃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炎黃。7.姓。8.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買賣黃了。
【連】:1.連接:心連心。骨肉相連。天連水,水連天。藕斷絲連。這兩句話連不起來。2.連續;接續:連演一個多月。連打幾槍。3.包括在內:連我三個人。連皮三十斤。連根拔。4.軍隊的編制單位,隸屬于營,下轄若干排。5.姓。6.表示強調某一詞或某一詞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應),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連爺爺都笑了。她臊得連脖子都紅了。你怎么連他也不認識?。連下棋也不會。連一天都沒休息。
“啞子吃黃連”的近義詞
啞巴吃黃連
有苦難言
“啞子吃黃連”的相關成語
“啞子吃黃連”的關聯成語
啞字的成語
子字的成語
吃字的成語
黃字的成語
連字的成語
啞開頭的成語
子開頭的成語
吃開頭的成語
黃開頭的成語
連開頭的成語
ya的成語
zi的成語
chi的成語
huang的成語
lian的成語
yzchl的成語
“啞子吃黃連”造句
學監聽了好似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脾氣又發不得,只是唯唯聽命。
我這次可是啞子吃黃連,有苦難言了。
只苦我國不知地理,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他作法自斃,像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哈里札現在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綾嫣真是啞子吃黃連,有苦難言,自己明知對方乃是“世上高人”。
呵呵,陸老頭,沒想到你也挺工于心計嘛,讓這小子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當然接到消息后的鄭云鵬卻是啞子吃黃連,有苦沒法說,還得動用自己手上的力量來擺平一些輿論和善后,這都是后話了。
這時,我突然一陣吃痛,原來修雅與德林克分別在我左右脅下狠狠捏了一把,讓我如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只得悶著頭喝酒。
* 啞子吃黃連的意思 啞子吃黃連的成語解釋 啞子吃黃連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