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向上的意思 奮發向上的讀音和出處
- 奮
- 發
- 向
- 上
- 成語名稱:
- 奮發向上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xiàng shàng]
- 成語解釋:
- 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各條戰線上形成你追我趕、爭當先進、奮發向上的風氣。”
- 成語例句: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那個導演正在為自己的一部描寫奮發向上女青年的片子選演員。”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定語、狀語;用于人的精神狀況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奮發向上
- 英文翻譯:
- exert oneself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奮發向上”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精神 情緒 高昂
“奮發向上”的單字解釋
【奮】:1.鼓起勁來;振作:振奮。興奮。勤奮。2.搖動;舉起:奮臂高呼。奮筆疾書。3.姓。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向】:1.方向:志向。風向。2.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跟“背”相對):向陽。面向講臺。兩人相向而行。3.將近;接近:向曉。向晚。4.偏袒:老鄉向老鄉。5.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走。向先進工作者學習。從勝利走向勝利。6.姓。7.向來:向有研究。向無此例。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奮發向上”的近義詞
“奮發向上”的相關成語
“奮發向上”的關聯成語
奮字的成語
發字的成語
向字的成語
上字的成語
奮開頭的成語
發開頭的成語
向開頭的成語
上開頭的成語
fen的成語
fa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shang的成語
ffxs的成語
奮發什么什么的成語
奮什么向什么的成語
奮什么什么上的成語
什么發向什么的成語
什么發什么上的成語
什么什么向上的成語
“奮發向上”造句
認識的苦難是考驗我們的“繭”。只要我們奮發向上,生命終會化蛹成蝶。
堅強,是人生的轉折點;堅強,是奮發向上的條件;堅強,是讓父母欣慰的最好原因;堅強,是成熟的表現!
老師的批評鞭策我奮發向上。
奮斗需要有一個正確的目標,需要有面對困難時奮發向上的勇氣;面對挫折時奮力抗爭的毅力;面對危險時奮勇前進的決心。
奮發向上的辛勤實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任何一種杰出的成就都與好逸惡勞的懶惰者無關。雖然你的奮斗并不能保證成功,但是,不奮斗就永遠也沒有成功。要知道,獎賞幾乎都是給那些比別人干得多的人。
小明已經改頭換面,努力奮發向上,我們應該給他鼓掌。
青云有路志為梯,你要想日后平步青云,就從現在立志奮發向上吧!
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我們更應奮發向上,精誠團結。
新東方一直致力于闡揚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一種從絕望中義無反顧地尋找希望的精神。
盡管出身貧賤,只要一心奮發向上,總有苦盡甘來、出人頭地的一天。
* 奮發向上的意思 奮發向上的成語解釋 奮發向上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