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的意思 就地取材的讀音和出處
- 就
- 地
- 取
- 材
- 成語名稱:
- 就地取材
- 成語拼音:
- [jiù dì qǔ cái]
- 成語解釋:
- 就在原地尋取所需要的材料。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七月》:“蠶月條桑。”唐 孔穎達疏《十字注疏》:“條其桑而采之,謂斬條于地,就地采之也。”
- 成語例句:
- 噫,豈其娶妻必齊之姜,就地取材,但不失立言之大意而已矣。(清 李漁《笠翁偶集 三 手足》)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就地取材
- 英文翻譯:
- obtain raw material locall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就地取材”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做法的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原地 需要 材料
“就地取材”的單字解釋
【就】:1.湊近;靠近:遷就。避難就易。2.到;開始從事:就位。就業。就寢。就學。就職。3.被;受:就殲。就擒。4.完成;確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鐵鑄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著(當前的便利);借著(有時跟“著”字連用):就便。就近。就手兒。就著燈光看書。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花生仁兒就酒。7.表示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他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就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我就來。您稍等一會兒,飯就好了。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他十五歲就參加革命了。大風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緊接著:想起來就說。卸下了行李,我們就到車間去了。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么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學好。他要是不來,我就去找他。誰愿意去,誰就去。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你們兩個小組一共才十個人,我們一個小組就十個人。他三天才來一次,你一天就來三次。這塊大石頭兩個人抬都沒抬起來,他一個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大點兒就大點兒吧,買下算了。14.僅僅;只:以前就他一個人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強肯定:我就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他果然來了。我就不信我學不會。那就是他的家。幼兒園就在這個胡同里。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來,我也不要。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電燈泡取下來。2.得到;招致:取樂。取暖。自取滅亡。3.采取;選取:取道。錄取。可取。給孩子取個名兒。4.姓。
【材】:1.木料:木材。樹木已經成材。2.原材料;資料:鋼材。教材。3.人的資質能力:因材施教。4.從資質能力的高低來衡量的某種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就地取材”的反義詞
“就地取材”的近義詞
因地制宜
本山取土
“就地取材”的相關成語
“就地取材”的關聯成語
就字的成語
地字的成語
取字的成語
材字的成語
就開頭的成語
地開頭的成語
取開頭的成語
材開頭的成語
jiu的成語
di的成語
qu的成語
cai的成語
jdqc的成語
就地什么什么的成語
就什么取什么的成語
就什么什么材的成語
什么地取什么的成語
什么地什么材的成語
什么什么取材的成語
“就地取材”造句
采摘園里,媽媽就地取材給全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
鄉鎮辦企業,要注意就地取材。
我們廠這批技術骨干,全是通過就地取材、委托代培等辦法培養出來的。
林區的小學校要做桌椅板凳,可以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身邊的條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就地取材,開辟各種各樣的體育健身場所,自得其樂地開展體育活動閻。
這家鄉鎮企業就地取材,生產竹編工藝品,產品遠銷國外。
在大森林旁邊修建房屋,就地取材,這樣可以節約很多錢。
在做實驗的時候我們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才方便。
本山取土,就地取材,不久一座工廠就出現了。
這些水資源的突出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是可以再生的.
* 就地取材的意思 就地取材的成語解釋 就地取材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