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清抑濁的意思 揚清抑濁的讀音和出處
- 揚
- 清
- 抑
- 濁
- 成語名稱:
- 揚清抑濁
- 成語拼音:
- [yáng qīng yì zhuó]
- 成語解釋:
- 猶揚清激濁。
- 成語出處:
- 《梁書·武帝紀》:“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揚善斥惡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揚清抑濁
- 英文翻譯:
- publicize the good deeds of good people in the hope that others will emulate them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揚清抑濁”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揚清激濁
“揚清抑濁”的單字解釋
【揚】:1.高舉;向上升:揚手。揚帆。2.在空中飄動:飄揚。飛揚。3.往上撒:揚場。4.傳播出去:宣揚。5.稱贊:頌揚。表揚。6.指江蘇揚州:揚劇。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抑】:1.向下按;壓制:抑制。抑郁。壓抑。抑強扶弱。抑惡揚善。2.姓。3.表示選擇,相當于“或是”、“還是”:求之歟,抑與之歟?4.表示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然而”:多則多矣,抑君似鼠。5.表示遞進,相當于“而且”: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濁】:1.不清澈;不干凈。與“清”相對:混濁。污濁。2.社會黑暗、混亂:濁世。3.聲音低沉粗重:濁聲濁氣。
“揚清抑濁”的近義詞
“揚清抑濁”的相關成語
“揚清抑濁”的關聯成語
揚字的成語
清字的成語
抑字的成語
濁字的成語
揚開頭的成語
清開頭的成語
抑開頭的成語
濁開頭的成語
yang的成語
qing的成語
yi的成語
zhuo的成語
yqyz的成語
揚清什么什么的成語
揚什么抑什么的成語
揚什么什么濁的成語
什么清抑什么的成語
什么清什么濁的成語
什么什么抑濁的成語
“揚清抑濁”造句
老實人是一股清流,揚清抑濁,風清氣正。
兩節將臨,剎奢靡之風,揚清抑濁。
兩節將臨,剎奢靡之風,揚清抑濁,非常必要。
反奢靡是揚清抑濁,反腐敗是扶正祛邪。
對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清抑濁。
黨員干部作為黨風政風的重要體現者,應該揚清抑濁,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不借風俗幌子斂財,帶頭樹立新風。
”馮驥才談道,“在物質化和利益競爭的時代,文化在人的心靈中起著揚清抑濁的作用。
專家表示,“老實官”是官場的清流,“官油子”是官場的一涓“濁流”,只有“揚清抑濁”,官場文化才會越來越風清氣正。
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要揚真抑假、揚善抑惡、揚美抑丑、揚清抑濁。
* 揚清抑濁的意思 揚清抑濁的成語解釋 揚清抑濁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