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跣足的意思 披頭跣足的讀音和出處
- 披
- 頭
- 跣
- 足
- 成語名稱:
- 披頭跣足
- 成語拼音:
- [pī tóu xiǎn zú]
- 成語解釋:
- 跣足:光腳。頭發散亂,打著赤腳。形容十分狼狽或窮困潦倒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軍士曰:‘恰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披頭跣足
- 英文翻譯:
- Barefoot Cap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披頭跣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P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光腳 頭發 散亂 打著 赤腳 形容 狼狽 窮困潦倒 樣子
“披頭跣足”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跣】:光著(腳):跣足。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披頭跣足”的近義詞
“披頭跣足”的相關成語
“披頭跣足”的關聯成語
披字的成語
頭字的成語
跣字的成語
足字的成語
披開頭的成語
頭開頭的成語
跣開頭的成語
足開頭的成語
pi的成語
tou的成語
xian的成語
zu的成語
ptxz的成語
披頭什么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跣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什么足的成語
什么頭跣什么的成語
什么頭什么足的成語
什么什么跣足的成語
* 披頭跣足的意思 披頭跣足的成語解釋 披頭跣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