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意思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讀音和出處
- 文
- 武
- 之
- 道
- 一
- 張
- 一
- 弛
- 成語名稱: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 成語拼音:
-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 成語解釋: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 成語出處:
- 《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 成語例句:
- 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現在“弛”一下,同志們會清醒起來。(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 英文翻譯:
- The way of writing and martial arts
- 成語故事: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一的成語 復句式成語 八字成語 上下句成語 反義詞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意思 相結合 治理 國家 方法 用來 比喻 生活 松緊 工作 安排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張】:1.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張嘴。張翅膀兒。張弓射箭。一張一弛。2.陳設;鋪排:張燈結彩。大張筵席。3.擴大;夸張:虛張聲勢。4.看;望:東張西望。5.商店開業:新張。開張。6.a)用于紙、皮子等:一張紙。兩張畫。十張皮子。三張鐵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張床。四張桌子。七張犁。c)用于嘴、臉:兩張嘴。一張臉。d)用于弓:一張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弛】:松懈;放松:松弛。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相關成語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一張一弛
文武之道
一弛一張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無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
英雄無用武之地
啖飯之道
孔孟之道
妾婦之道
生財之道
養生之道
中庸之道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關聯成語
文字的成語
武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道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張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弛字的成語
文開頭的成語
武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道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張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弛開頭的成語
wen的成語
wu的成語
zhi的成語
dao的成語
yi的成語
zhang的成語
yi的成語
chi的成語
wwzdyzyc的成語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意思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成語解釋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