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的意思 比比皆是的讀音和出處
- 比
- 比
- 皆
- 是
- 成語名稱:
- 比比皆是
- 成語拼音:
- [bǐ bǐ jiē shì]
- 成語解釋:
- 比比:一個挨一個;引申為處處;到處;皆:全部。形容某種東西到處都是;很多。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自后世惡直好佞,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
- 成語例句:
- 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用于人與物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皆,不能讀作“jié”。
- 繁體字形:
- 比比皆是
- 英文翻譯:
- meet the eye everywher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比比皆是”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AABC式的成語 戰國成語 描寫景物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引申 處處 全部 形容 東西 都是 很多
“比比皆是”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皆】:都;都是:比比皆是。盡人皆知。有口皆碑。放之四海而皆準。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比比皆是”的反義詞
一無所有
不可多得
唯一無二
天下獨步
天下第一
寡二少雙
寥寥無幾
屈指可數
并世無兩
無可比倫
無有倫比
曠世無匹
曠古一人
曠古無兩
曾無與二
比眾不同
海內無雙
獨出一時
獨步天下
獨步當時
百不獲一
百里挑一
碩果僅存
空前絕后
絕類離群
超今冠古
超今越古
超前絕后
“比比皆是”的近義詞
“比比皆是”的相關成語
“比比皆是”的關聯成語
比字的成語
比字的成語
皆字的成語
是字的成語
比開頭的成語
比開頭的成語
皆開頭的成語
是開頭的成語
bi的成語
bi的成語
jie的成語
shi的成語
bbjs的成語
比比什么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皆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比皆什么的成語
什么比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什么皆是的成語
“比比皆是”造句
這里地勢開闊,幢幢大樓拔地而起,建筑群比比皆是。人民禮堂描龍畫鳳,富麗堂皇;百貨大樓線條明快,樸實大方;市體育館金碧輝煌,莊嚴典雅;校場口布置精巧,別有情趣。
冬天,雖然綠樹已經奄奄一息,但在路邊上是比比皆是的小草和野花,它們在寒風中挺立著。它們告訴你:“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把目光轉向花店。五彩繽紛的菊花比比皆是:龍爪菊,“千手觀音”,一簇簇,一叢叢,朵朵爭芳斗艷,下垂的花瓣好似一股股五顏六色的噴泉,但卻散著異香,引來無數人駐足觀賞。
創造力是人類最變通的工具,創造機會和創造性問題比比皆是,關鍵是我們能否學會使用這一工具,能否發現這機會和問題。
超市里各類食品比比皆是。
植物園里叫不上名字的花比比皆是。
在這世上,不值得我們與之交談的人比比皆是。
在你們山上難得一見的烏魚子,在我們這漁港比比皆是。
戰后的德國社會不安定,怨女曠夫比比皆是。
我國刑法中身份犯的規定比比皆是,貫穿整個刑法條文之中。
* 比比皆是的意思 比比皆是的成語解釋 比比皆是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