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義的意思 毫無疑義的讀音和出處
- 毫
- 無
- 疑
- 義
- 成語名稱:
- 毫無疑義
- 成語拼音:
- [háo wú yí yì]
- 成語解釋:
- 疑義:可疑的道理。絲毫沒有使人懷疑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6回:“怎么他毫無疑義,就照五百兩一條命算呢?”
- 成語例句:
-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從教育抓起,這是毫無疑義的。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表示完全明確肯定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疑,不能讀作“yì”。
- 繁體字形:
- 毫無疑義
- 英文翻譯:
- be beyond all doub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毫無疑義”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小學生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疑義 可疑 道理 沒有 使人 懷疑 地方
“毫無疑義”的單字解釋
【毫】:1.細長而尖的毛:狼毫筆。羊毫筆。2.指毛筆:揮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繩:頭毫。二毫。4.一點兒(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無頭緒。5.(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貨幣單位,即角。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問。疑心。疑團。疑慮。疑竇。疑點。疑端。猜疑。懷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決的,不能斷定的:疑案。疑難。疑義。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擬”,比擬。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義。大義滅親。義不容辭。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演。3.情誼:情義。忘恩負義。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父。義女。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6.姓。7.意義;道理:字義。定義。微言大義。
“毫無疑義”的反義詞
大有可疑
滿腹疑團
“毫無疑義”的近義詞
“毫無疑義”的相關成語
“毫無疑義”的關聯成語
毫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疑字的成語
義字的成語
毫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疑開頭的成語
義開頭的成語
hao的成語
wu的成語
yi的成語
yi的成語
hwyy的成語
毫無什么什么的成語
毫什么疑什么的成語
毫什么什么義的成語
什么無疑什么的成語
什么無什么義的成語
什么什么疑義的成語
“毫無疑義”造句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從教育抓起,這是毫無疑義的。
毫無疑義,足球要打翻身仗,必須從少年兒童抓起。也作“毫無疑問”。
這是必然的,毫無疑義的,我們務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法國尚未選出能代表自己的作者,人們傾向于雨果。毫無疑義,我十分敬佩雨果,但雨果并不是典型的法國人,他可以說是個在法國的外國人。雨果那層出不窮的比喻和華麗的詞藻表明他并不是典型的法國人。博爾赫斯
塔妮婭:那一定是起源于烏拉爾地區的諺語,對我來說毫無疑義.
毫無疑義,包裝制卡和會員卡制作企業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這是必然的,毫無疑義的。
真主棗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棗在毫無疑義的復活日必集合你們。
我完全遵從,毫無疑義,所以繼由費祎蔣琬持國。
隨著經濟的發展,路子會越走越寬,人們會各得其所。這是毫無疑義的。
* 毫無疑義的意思 毫無疑義的成語解釋 毫無疑義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