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的意思 水土不服的讀音和出處
- 水
- 土
- 不
- 服
- 成語名稱:
- 水土不服
- 成語拼音:
- [shuǐ tǔ bù fú]
- 成語解釋:
-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1回:“說軍士水土不服,權且罷兵。”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土生土長三十年,從沒有出過遠門,怕到了他鄉水土不服住不慣。”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適應異地的環境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水土不服
- 英文翻譯:
- not acclimatize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水土不服”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水的成語 三國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地方 氣候 條件 飲食 習慣 不能 適應
“水土不服”的單字解釋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土】:1.土壤;泥土:黃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國土。領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產。土話。這個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間的;民間沿用的;非現代化的(區別于“洋”):土法。土專家。土洋并舉。5.不合潮流;不開通:土里土氣。土頭土腦。6.未熬制的鴉片:煙土。7.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水土不服”的近義詞
“水土不服”的相關成語
“水土不服”的關聯成語
水字的成語
土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服字的成語
水開頭的成語
土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服開頭的成語
shui的成語
tu的成語
bu的成語
fu的成語
stbf的成語
水土什么什么的成語
水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水什么什么服的成語
什么土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土什么服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服的成語
“水土不服”造句
洋品牌已經逐漸克服水土不服,開始學會在我們的后院安營扎寨了。
嘗試了一些新的東西后,覺得有一些水土不服,也不能一味往前走,回到兒童片也許是個不錯的調整。
旅游性腹瀉絕大多數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而是“水土不服”、胃腸道內菌群失調所致,故治療不必用抗生素。
但我國引進人才不能認識不清,還要注意“水土不服”等好些個疑難題目。
在這個奇異的森林月球上,辛德爾因為水土不服而病倒.
古人謂橘逾淮為枳,水土不服之故也。
李焱啊,在那邊的生活感覺怎么樣?有沒有水土不服啊?
這種取巧做法,要注意文化差異,以免好點子水土不服,橘逾淮為枳。
雖然大勝,但由于水土不服,士卒在返程路上死掉近一半,大將劉方也在半路病死。
人也清瘦許多,家人問起,只能托故說是水土不服。
* 水土不服的意思 水土不服的成語解釋 水土不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