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剝的意思 生吞活剝的讀音和出處
- 生
- 吞
- 活
- 剝
- 成語名稱:
- 生吞活剝
- 成語拼音:
- [shēng tūn huó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機械地套用別人的言論、經驗、方法;或囫圇吞棗、食而不化。
- 成語出處:
- 唐 劉肅《大唐新語 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 成語例句:
- 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剝,不能讀作“bāo”。
- 繁體字形:
- 生吞活剝
- 英文翻譯:
- accept sth. uncritically
- 成語故事:
- 生吞活剝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生吞活剝”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學習的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機械 套用 言論 經驗 方法 囫圇吞棗 食而不化
“生吞活剝”的單字解釋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吞】:1.不嚼或不細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氣吞山河。忍氣吞聲。2.兼并,侵占:吞沒(mò)。吞并。吞蝕。吞占。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對):活人。活到老,學到老。魚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狀態下:活捉。3.維持生命;救活:養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動;靈活:活水。活結。活頁。活塞。5.生動活潑;不死板:活氣。活躍。這一段描寫得很活。6.真正;簡直:活現。這孩子說話活像個大人。7.工作(一般指體力勞動的,屬于工農業生產或修理服務性質的):細活。重活。莊稼活。干活兒。8.產品;制成品:出活兒。箱子上配著銅活。這一批活兒做得很好。
【剝】:[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殼:剝花生。剝皮。[bō]義同“剝”(bāo),專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剝奪,生吞活剝。
“生吞活剝”的反義詞
“生吞活剝”的近義詞
“生吞活剝”的相關成語
“生吞活剝”的關聯成語
生字的成語
吞字的成語
活字的成語
剝字的成語
生開頭的成語
吞開頭的成語
活開頭的成語
剝開頭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tun的成語
huo的成語
bo的成語
sthb的成語
生吞什么什么的成語
生什么活什么的成語
生什么什么剝的成語
什么吞活什么的成語
什么吞什么剝的成語
什么什么活剝的成語
“生吞活剝”造句
在學習中要學會融會貫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剝一些知識。
我們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力的東西,決不能生吞活剝,食古不化。
學寫文章,固然可以仿名家寫作的手法,但可不能生吞活剝,否則就難有自己風格了。
這文章太難,我又沒時間好好研讀,只好生吞活剝先死記下來再說。
他發起脾氣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剝一般。
目前許多學生學得很死,讀書不求甚解,生吞活剝,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牙仙,回家吧!在這里他們會把你生吞活剝的。
張老師告訴我們,學習上不要囫圇吞棗,生吞活剝別人的理論。
然而她也不是照貓畫虎,或生吞活剝,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這堆海鮮都是要生吃的,等一下大家就生吞活剝大啖一場。
* 生吞活剝的意思 生吞活剝的成語解釋 生吞活剝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