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為表里的意思 相為表里的讀音和出處
- 相
- 為
- 表
- 里
- 成語名稱:
- 相為表里
- 成語拼音:
- [xiāng wéi biǎo lǐ]
- 成語解釋:
- 表里:指內外。甲為乙的外表,乙為甲的內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彧傳》:“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里。”
- 成語例句:
- 明·徐復祚《投梭記·渡江》:“每事與大將軍相為表里,眼見得大事可成。”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用于兩者之間等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相為表裏
- 英文翻譯:
- Look inside and outsid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相為表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表里 外表 比喻 依存 接受
“相為表里”的單字解釋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為】:[wéi]1.做:有為。事在人為。敢作敢為。大有可為。2.充當:選他為代表。3.變成;成:一分為二。化為烏有。變沙漠為良田。4.是:十寸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這種藝術形式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7.常跟“何”相應,表示疑問或感嘆:何以家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單音形容詞后,構成表示程度、范圍的副詞:大為高興。廣為傳播。深為感動。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后,加強語氣:極為重要。甚為便利。頗為可觀。尤為出色。[wèi]1.幫助;衛護: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2.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為你慶幸。為人民服務。為這本書寫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為這件事高興。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4.對;向:不足為外人道。
【表】:1.外面;外表:表面。地表。由表及里。2.中表(親戚):表哥。表叔。姨表。姑表。3.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表示:表達。表態。表決心。深表同情。按下不表(說)。4.俗稱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吃服(fù)藥表一表,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樣;模范:表率。為人師表。6.古代文體奏章的一種,用于較重大的事件:諸葛亮《出師表》。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項的書籍或文件:《史記》十表。統計表。一張表。8.古代測日影的標桿。見〖圭表〗。9.測量某種量(liàng)的器具:溫度表。電表。水表。煤氣表。10.姓。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相為表里”的近義詞
“相為表里”的相關成語
相為表里
互為表里
不相為謀
道不同,不相為謀
阿黨相為
官官相為
路見不平,拔劍相為
表里不一
表里如一
表里受敵
表里山河
表里為奸
表里相符
表里相合
表里相濟
表里相依
表里相應
表里一致
山河表里
“相為表里”的關聯成語
相字的成語
為字的成語
表字的成語
里字的成語
相開頭的成語
為開頭的成語
表開頭的成語
里開頭的成語
xiang的成語
wei的成語
biao的成語
li的成語
xwbl的成語
相為什么什么的成語
相什么表什么的成語
相什么什么里的成語
什么為表什么的成語
什么為什么里的成語
什么什么表里的成語
“相為表里”造句
情是性的外顯,情與性相為表里,道始于情就是始于性。
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里。
一般認為此二書是相為表里的姊妹篇。
彼懲往年之敗,民心歸劉備,相為表里。
靈帝時,讓、趙忠并遷中常侍,封列侯,與曹節、王甫等相為表里。
《漢紀》、《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等;與二十五史相為表里的紀載典章制度文獻的史書,則有《通志》、《通典》、《文獻通考》等通常稱為“十通”。
* 相為表里的意思 相為表里的成語解釋 相為表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