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的意思 禍從口出的讀音和出處
- 禍
- 從
- 口
- 出
- 成語名稱:
- 禍從口出
- 成語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
- 成語解釋:
- 災禍從講話中引出。指說話不慎就會招來災禍。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成語例句:
- 在這樣“禍從口出”之秋,給自己也辯護得周到一點罷。(魯迅《華蓋集續編 再來一次》)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常與病從口入連用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從,不能讀作“cōnɡ”。
- 繁體字形:
- 禍従口出
- 英文翻譯:
- out of the mouth comes evil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禍從口出”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晉朝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災禍 引出 不慎 就會 招來
“禍從口出”的單字解釋
【禍】:1.災難;不幸的事或情況。與“福”相對:災禍。闖禍。2.損害:禍國殃民。
【從】:[cóng]1.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2.采取,按照:從優。3.跟隨:愿從其后。4.跟隨的人:侍從。仆從。5.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6.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7.次要的:主從。從犯。8.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從父(伯父、叔父的通稱)。9.中國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從品”之分,宋代龍圖閣大學士為從二品)。10.姓。[zòng]1.古同“縱”,豎,直。2.古同“縱”,放任。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禍從口出”的反義詞
“禍從口出”的近義詞
“禍從口出”的相關成語
“禍從口出”的關聯成語
禍字的成語
從字的成語
口字的成語
出字的成語
禍開頭的成語
從開頭的成語
口開頭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huo的成語
cong的成語
kou的成語
chu的成語
hckc的成語
禍從什么什么的成語
禍什么口什么的成語
禍什么什么出的成語
什么從口什么的成語
什么從什么出的成語
什么什么口出的成語
“禍從口出”造句
禍從口出,身敗名裂;福由心生,我身自在。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無氣不生病,無毒不生瘡。
禍從口出福從口入:能說會道籠人心,慎談他人忌諱的話題。說話要有所保留,避開無謂的爭論,讓忠言不“逆耳”。開玩笑要注意分寸,說話要講究場合,用“是”替換“不”,抓住推銷自己的機會。
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也。
詛父母咒妻兒禍從口出牙沒刷臉忘洗病從口入。
老師常常告誡我們禍從口出,不論在任何場合說話,都要當心。
小心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禍從口出,你不要再亂說了。
以至"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和"禍從口出"諸語,已凝結成老百姓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
迫于無奈,他把全部資金投在這宗買賣上,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成功失敗,盡在此一舉。
* 禍從口出的意思 禍從口出的成語解釋 禍從口出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