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夏令的意思 秋行夏令的讀音和出處
- 秋
- 行
- 夏
- 令
- 成語名稱:
- 秋行夏令
- 成語拼音:
- [qiū xíng xià líng]
- 成語解釋:
-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 成語出處:
- 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于改革了。”
- 成語例句:
- 秋行夏令的做法滑稽可笑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不合時宜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秌行夏令
- 英文翻譯:
- the weather in autumn is as hot as in summ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秋行夏令”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高中生成語 Q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時令 夏令 不合
“秋行夏令”的單字解釋
【秋】:1.秋季:深秋。秋風。秋雨。秋高氣爽。2.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麥秋。大秋。3.指一年的時間:千秋萬歲。一日不見,如隔三秋。4.指某個時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見〖秋千〗。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秋行夏令”的近義詞
“秋行夏令”的相關成語
“秋行夏令”的關聯成語
秋字的成語
行字的成語
夏字的成語
令字的成語
秋開頭的成語
行開頭的成語
夏開頭的成語
令開頭的成語
qiu的成語
xing的成語
xia的成語
ling的成語
qxxl的成語
秋行什么什么的成語
秋什么夏什么的成語
秋什么什么令的成語
什么行夏什么的成語
什么行什么令的成語
什么什么夏令的成語
“秋行夏令”造句
一旦進入了社區生活,如果不改變觀念,那就是秋行夏令不合時宜了。
專家認為,近日普遍降雨是一種典型的秋行夏令現象。
也許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也未可知,等會找個人家詢問一番便知分曉,若有倒換官文之處,我們倒換了官文便走,若是沒有我等徑直東去。
此時,人體手腳易涼,但心常燥熱,這就是“秋行夏令”所造成的。
鑒于近年來氣候變化無常,秋行夏令,專家提醒,要在不失時機地利用降雨蓄水防旱的同時,務必警惕汛情后發制人出現前旱后澇。
秋行夏令,出現這樣的天氣正常嗎?溫州氣象臺有關人士稱,按照最近的氣象預報情況分析,我市一時仍無法入秋。
孟春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瘧疾。
專家認為,我省近日的降雨量級大、范圍廣、時間長,這通常發生在夏季,是典型的秋行夏令現象。
* 秋行夏令的意思 秋行夏令的成語解釋 秋行夏令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