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的意思 秦庭之哭的讀音和出處
- 秦
- 庭
- 之
- 哭
- 成語名稱:
- 秦庭之哭
- 成語拼音:
- [qín tíng zhī kū]
- 成語解釋:
- 原指向別國請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別人救助。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哀江南賦》:“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 成語例句:
- 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綿竹(劉宇亮)作秦庭之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乞求別人援救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秦庭之哭
- 英文翻譯:
- begging in tears for assistance in desperation
- 成語故事:
- 秦庭之哭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秦庭之哭”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比喻的成語 人物心情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指向 別國 請求 救兵 哀求 救助
“秦庭之哭”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廳堂:大庭廣眾。3.司法機關審判案件的地方:法庭。開庭。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動而流淚,有時候還發出聲音:哭訴。放聲大哭。
“秦庭之哭”的近義詞
“秦庭之哭”的相關成語
“秦庭之哭”的關聯成語
秦字的成語
庭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哭字的成語
秦開頭的成語
庭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哭開頭的成語
qin的成語
ti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ku的成語
qtzk的成語
秦庭什么什么的成語
秦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秦什么什么哭的成語
什么庭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庭什么哭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哭的成語
* 秦庭之哭的意思 秦庭之哭的成語解釋 秦庭之哭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