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非成是的意思 積非成是的讀音和出處
- 積
- 非
- 成
- 是
- 成語名稱:
- 積非成是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chéng shì]
- 成語解釋:
- 非:謬誤;是:正確的東西。長期形成的謬誤;久而久之被當作正確的。
- 成語出處:
- 清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原善序》:“治經之士,莫能綜貫,習所見聞,積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茲墜緒也。”
- 成語例句:
- 換一句話說,就是促進語言的規范化,又一點是從心理上作探討,那些語言現象既然不妥當,為什么大家樂于運用它,幾乎積非成是。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兼語式;作謂語;指長期所形成的錯誤,往往被當作正確的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成,不能讀作“cénɡ”。
- 繁體字形:
- 積非成是
- 英文翻譯:
- many mistakes makes " righ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積非成是”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J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謬誤 正確 東西 長期 形成 當作
“積非成是”的單字解釋
【積】:1.積累;聚集: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積土成山。院子里積了不少水。2.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積習。積弊。3.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積。奶積。捏積。這個孩子有積了。4.乘積的簡稱。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積非成是”的反義詞
“積非成是”的近義詞
“積非成是”的相關成語
“積非成是”的關聯成語
積字的成語
非字的成語
成字的成語
是字的成語
積開頭的成語
非開頭的成語
成開頭的成語
是開頭的成語
ji的成語
fei的成語
cheng的成語
shi的成語
jfcs的成語
積非什么什么的成語
積什么成什么的成語
積什么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非成什么的成語
什么非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什么成是的成語
“積非成是”造句
群言淆亂,異說爭鳴;眾口鑠金,積非成是。
有些民間風俗來自迷信,久而久之,也就積非成是了。
曾參殺人,積非成是;葉公好龍,似是而非。
她對廠長說:“你要幫我澄清事實,積非成是,眾口鑠金,再不辟謠,我怎么開展工作?”。
在眾口鑠金、積非成是的情況下,使他深感孤掌難鳴,無法釐清真相。
人多勢眾、積非成是,小則強迫藝人演唱會加場,大則逼使公共政策轉向,令人憂心的暴力與扭曲愈來愈多,實在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積非成是,誰還知道禁止“無故入人家”。
換一句話說,就是促進語言的規范化,又一點是從心理上作探討,那些語言現象既然不妥當,為什么大家樂于運用它,幾乎積非成是。
如果大是大非面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口是心非,豈不是積非成是,國是日非。
* 積非成是的意思 積非成是的成語解釋 積非成是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