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陳出新的意思 翻陳出新的讀音和出處
- 翻
- 陳
- 出
- 新
- 成語名稱:
- 翻陳出新
- 成語拼音:
- [fān chén chū xīn]
- 成語解釋:
- 陳:陳舊。從舊的翻造出新的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四卷:“題古跡能翻陳出新最妙。”
- 成語例句: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日稽考于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陳出新,開世人無限之靈機,闡天地無窮之奧理。”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新陳代謝
- 結構類型:
- 連動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飜陳出新
- 英文翻譯:
- Turn the old into the new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翻陳出新”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連動式成語 F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陳舊 翻造 出新
“翻陳出新”的單字解釋
【翻】:1.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歪倒;反轉:推翻。翻身。車翻了。人仰馬翻。2.為了尋找而移動上下物體的位置:翻箱倒柜。從箱子底下翻出來一條舊圍巾。3.推翻原來的:翻供。這樁冤案終于翻過來了。4.爬過;越過:翻墻而過。翻山越嶺。5.(數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幾倍。6.翻譯: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臉:鬧翻了。把他惹翻了。
【陳】:1.安放;擺設;排列:陳設。2.敘述;說明:條陳。詳陳。3.時間久的;舊的:推陳出新。4.周朝國名(?—前478)。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一帶。為楚所滅。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陳霸先滅蕭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為隋所滅。6.古又同“陣(zhèn)”。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新】:1.剛出現的或剛經驗到的(跟“舊、老”相對):新風氣。新品種。新的工作崗位。2.性質上改變得更好的(跟“舊”相對):新社會。新文藝。粉刷一新。3.使變成新的:改過自新。一新耳目。4.沒有用過的(跟“舊”相對):新筆。新鋤頭。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嘗新。以老帶新。花樣翻新。推陳出新。6.結婚的或結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婦。7.新近;剛:我是新來的。這幾本書是新買的。8.姓。
“翻陳出新”的反義詞
“翻陳出新”的近義詞
“翻陳出新”的相關成語
“翻陳出新”的關聯成語
翻字的成語
陳字的成語
出字的成語
新字的成語
翻開頭的成語
陳開頭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新開頭的成語
fan的成語
chen的成語
chu的成語
xin的成語
fccx的成語
翻陳什么什么的成語
翻什么出什么的成語
翻什么什么新的成語
什么陳出什么的成語
什么陳什么新的成語
什么什么出新的成語
“翻陳出新”造句
海戰之勝負在鐵艦翻陳出新,大炮去遲易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年夜飯也不斷翻陳出新,但講排場的陋習使得這成了新春時節垃圾產生的一大來源。
該報告數據顯示近3年來詐騙案件呈上升趨勢,騙局翻陳出新,形式各異,群眾應當睜大眼睛仔細甄別,避免一時疏忽落入圈套。
有的人渾渾噩噩,混吃等死;有的人翻陳出新,吟風弄月,大家都是在過日子,但是質量肯定不太一樣。
趙構只管埋首袖間無顏面對多年后的某位抗金詩人,希望他能多福多貴翻陳出新。
如今,熒屏紅劇必須面對各種收視競爭,如何把“有意義”的主題詮釋得“有意思”,不但要靠題材的翻陳出新,還需要敘事手法和鋪陳技巧的改革。
隨著短信、賬單等會員溝通渠道的快速拓展,蘇寧電器憑借多年會員營銷經驗翻陳出新,屢創佳績。(造 句 網)
現在聽起來讓人氣憤,像做夢一般忘了今夕何夕,但也表明如果我們的公民教育不從孩子抓起,此類“創舉”恐怕還會翻陳出新難以禁絕了。
從自行車到摩托車、電動車乃至汽車,竊賊的胃口越來越大,手段也是不斷“翻陳出新”,讓人防不勝防。
天山網訊(通訊員李新安邱冬梅攝影報道)近年來,電信詐騙日益增多,詐騙種類與手段翻陳出新,給人民群眾造成巨大損失。
* 翻陳出新的意思 翻陳出新的成語解釋 翻陳出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