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介之士的意思 耿介之士的讀音和出處
- 耿
- 介
- 之
- 士
- 成語名稱:
- 耿介之士
- 成語拼音:
- [gěng jiè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主語、賓語;指正直的人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耿介之士
- 英文翻譯:
- An honest man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耿介之士”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不同于
“耿介之士”的單字解釋
【耿】:1.光明。2.正直:耿直。
【介】:1.在兩者當中:介紹。媒介。這座山介于兩縣之間。2.介紹:內容簡介。3.存留;放在(心里):介意。介懷。4.姓。5.鎧甲:介胄。6.甲殼:介蟲。介殼。7.耿直;有骨氣:耿介。8.用于人,相當于“個”(多表示微賤):一介書生。一介武夫。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介、飲酒介等。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耿介之士”的近義詞
“耿介之士”的相關成語
“耿介之士”的關聯成語
耿字的成語
介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士字的成語
耿開頭的成語
介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士開頭的成語
geng的成語
jie的成語
zhi的成語
shi的成語
gjzs的成語
耿介什么什么的成語
耿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耿什么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介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介什么士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士的成語
“耿介之士”造句
學丞乃忠義耿介之士,聲聞諸侯,名重天下,豈能作此背主叛國、負恩圖榮之奸事乎?世君不可勉強學丞,使其面皮作難,無言以對也。
作為國家機器上一個零件的公職人員,一位由忠勇耿介之士充當的公職人員,兩者是不一樣的。
他手下的諫議大夫魏征就是一個敢于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
確實中國傳統書學歷來講書品人品并重,顏老先生的作為正是炳森先生的追求,難怪人們初識炳森時對他會有敢于諍諫的耿介之士的感覺。
他向朝廷薦舉的嘉定知縣陸隴其、青苑知縣邵嗣堯、吳江知縣劉相年,都是清廉愛民耿介之士。
* 耿介之士的意思 耿介之士的成語解釋 耿介之士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