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之玉的意思 荊山之玉的讀音和出處
- 荊
- 山
- 之
- 玉
- 成語名稱:
- 荊山之玉
- 成語拼音:
- [jīng shān zhī yù]
- 成語解釋:
- 荊山:山名,此山產寶玉,據傳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極珍貴的東西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荊山之玉
- 英文翻譯:
- preciou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荊山之玉”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三國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才氣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山產 和氏璧 出自 比喻 珍貴 東西
“荊山之玉”的單字解釋
【荊】:1.灌木。種類很多。多叢生,枝條柔軟,可編筐簍。2.古時用荊條做成的刑杖:負荊請罪。3.春秋時楚國也稱荊。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玉】:1.礦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體。化學成分是硅酸鋁鈉。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巖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藝美術品。2.比喻潔白美麗:亭亭玉立。3.敬辭。稱對方的身體或行動:玉體。玉成。
“荊山之玉”的近義詞
“荊山之玉”的相關成語
“荊山之玉”的關聯成語
荊字的成語
山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玉字的成語
荊開頭的成語
山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玉開頭的成語
jing的成語
shan的成語
zhi的成語
yu的成語
jszy的成語
荊山什么什么的成語
荊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荊什么什么玉的成語
什么山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山什么玉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玉的成語
“荊山之玉”造句
南社可謂是“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風靡云蒸,陣容整齊,如今,南社后裔精英遍布海內外。
我們身邊,“握靈蛇之珠、抱荊山之玉”的大有人在。
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
孫磊說,有了這些淤青和數據,自己就有了懷抱荊山之玉、手握靈蛇之珠的感覺。
古有“惟楚有材”、“荊山之玉”、“三顧茅廬”的成語,以示荊楚人杰地靈、江漢育才儲賢的自豪(或他譽)。
“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荊山之玉,誰人不愛,他們這么做也很正常,只不過到時候,肯定會碰一鼻子灰。
九州俊彥,外邦華裔,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少長咸集于丘成桐麾下,為中華數學的振興共同努力。
中部六省潛龍在淵,蓄勢而發,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握靈蛇之珠,進入了發展黃金期。
他認為“之所以認為和氏璧是椏溪荊山之玉,不是空穴來風,是經過一定考證的。
* 荊山之玉的意思 荊山之玉的成語解釋 荊山之玉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