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不信的意思 賞罰不信的讀音和出處
- 賞
- 罰
- 不
- 信
- 成語名稱:
- 賞罰不信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bù xìn]
- 成語解釋:
- 信:信用。賞賜與懲罰不能取信于民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初見秦》:“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賞罰不信
- 英文翻譯:
- Not believing i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賞罰不信”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信用 賞賜 不能 取信于民
“賞罰不信”的單字解釋
【賞】:1.賞賜;獎賞:賞罰分明。2.賞賜或獎賞的東西:領賞。3.敬辭。用于請對方接受邀請或要求:賞光。賞臉。4.欣賞;觀賞:鑒賞。雅俗共賞。5.對對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滿意:贊賞。賞識。
【罰】:處罰:懲罰。責罰。賞罰分明。罰他喝酒。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賞罰不信”的反義詞
“賞罰不信”的相關成語
“賞罰不信”的關聯成語
賞字的成語
罰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信字的成語
賞開頭的成語
罰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信開頭的成語
shang的成語
fa的成語
bu的成語
xin的成語
sfbx的成語
賞罰什么什么的成語
賞什么不什么的成語
賞什么什么信的成語
什么罰不什么的成語
什么罰什么信的成語
什么什么不信的成語
“賞罰不信”造句
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于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可見,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這一法治原則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于用”?依法治軍,是“投之所往,天下莫當”的用兵要訣。
否則,“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于用?”。
“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吳起治軍,主張嚴刑明賞、教戒為先,認為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之軍亦無益,曾斬一未奉令即進擊敵軍的材士以明法。
令而不行,則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則修令者不審也;審而不行,則賞罰輕也;重而不行,則賞罰不信也;信而不行,則不以身先之也。
* 賞罰不信的意思 賞罰不信的成語解釋 賞罰不信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