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日的讀音 雲日的意思
云日 云日(云日) 1.云和日。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 2.有時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詩:“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3.偏指太陽。 宋 蘇軾 《巫山》詩:“徘徊云日晚,歸意念城市。” 4.時光。 唐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幾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趙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晉 傅玄 《鼓吹曲辭·晉鼓吹曲·伯益》:“和鳴棲庭樹,徘徊云日間。”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若夫鳴虵之洞,深谷隱于蒼天;飛猿之嶺,喬樹參于云日。” 宋 利登 《水調歌頭》詞:“云日空蒙里,玉鶴任西東。”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淵 表 權 曰:‘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實生之幸。”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忽擁隼旟,竟辭龍闕。猶賴云日未遠,關城不遙。” 7.鴆鳥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
- 雲
- 日
“雲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ún rì]
- 漢字注音:
- ㄩㄣˊ ㄖㄧˋ
- 簡繁字形:
- 云日
- 是否常用:
- 否
“雲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云和日。 2.有時偏指日光。 3.偏指太陽。 4.時光。 5.借指高空。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 7.鴆鳥的別名。
網絡解釋
云日
云日(云日)
1.云和日。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
2.有時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詩:“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3.偏指太陽。 宋 蘇軾 《巫山》詩:“徘徊云日晚,歸意念城市。”
4.時光。 唐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幾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趙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晉 傅玄 《鼓吹曲辭·晉鼓吹曲·伯益》:“和鳴棲庭樹,徘徊云日間。”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若夫鳴虵之洞,深谷隱于蒼天;飛猿之嶺,喬樹參于云日。” 宋 利登 《水調歌頭》詞:“云日空蒙里,玉鶴任西東。”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淵 表 權 曰:‘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實生之幸。”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忽擁隼旟,竟辭龍闕。猶賴云日未遠,關城不遙。”
7.鴆鳥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
“雲日”的單字解釋
【雲】:1.“云”的繁體字。2.水蒸氣遇冷,凝成細水滴,懸浮在空中的團狀物體:“白雲”﹑“烏雲蔽日”。3.雲南省的簡稱:“雲貴高原”。4.姓。如唐代有雲朝霞。5.比喻多:“萬商雲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
【日】:1.太陽: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圓。日語。3.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日班。日場。日日夜夜。夜以繼日。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談。5.用于計算天數:十日。多日不見。6.每天;一天天:日記。日產量。日新月異。生產日有增加。經濟日趨繁榮。7.泛指一段時間:往日。來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國慶日。9.姓。
“雲日”的相關詞語
* 雲日的讀音是:yún rì,雲日的意思:云日 云日(云日) 1.云和日。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 2.有時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詩:“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3.偏指太陽。 宋 蘇軾 《巫山》詩:“徘徊云日晚,歸意念城市。” 4.時光。 唐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幾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趙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晉 傅玄 《鼓吹曲辭·晉鼓吹曲·伯益》:“和鳴棲庭樹,徘徊云日間。”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若夫鳴虵之洞,深谷隱于蒼天;飛猿之嶺,喬樹參于云日。” 宋 利登 《水調歌頭》詞:“云日空蒙里,玉鶴任西東。”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淵 表 權 曰:‘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實生之幸。”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忽擁隼旟,竟辭龍闕。猶賴云日未遠,關城不遙。” 7.鴆鳥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
基本解釋
1.云和日。 2.有時偏指日光。 3.偏指太陽。 4.時光。 5.借指高空。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 7.鴆鳥的別名。云日
云日(云日)1.云和日。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
2.有時偏指日光。 唐 裴迪 《茱萸沜》詩:“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3.偏指太陽。 宋 蘇軾 《巫山》詩:“徘徊云日晚,歸意念城市。”
4.時光。 唐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幾千年。”
5.借指高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趙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晉 傅玄 《鼓吹曲辭·晉鼓吹曲·伯益》:“和鳴棲庭樹,徘徊云日間。”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若夫鳴虵之洞,深谷隱于蒼天;飛猿之嶺,喬樹參于云日。” 宋 利登 《水調歌頭》詞:“云日空蒙里,玉鶴任西東。”
6.對封建帝王的美稱。《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淵 表 權 曰:‘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實生之幸。”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謝除兗海觀察使表》:“忽擁隼旟,竟辭龍闕。猶賴云日未遠,關城不遙。”
7.鴆鳥的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渴者之資口于云日之酒,饑者之取飽于郁肉漏脯也。”
【雲】:1.“云”的繁體字。2.水蒸氣遇冷,凝成細水滴,懸浮在空中的團狀物體:“白雲”﹑“烏雲蔽日”。3.雲南省的簡稱:“雲貴高原”。4.姓。如唐代有雲朝霞。5.比喻多:“萬商雲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嬴糧而景從。”
【日】:1.太陽: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圓。日語。3.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日班。日場。日日夜夜。夜以繼日。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談。5.用于計算天數:十日。多日不見。6.每天;一天天:日記。日產量。日新月異。生產日有增加。經濟日趨繁榮。7.泛指一段時間:往日。來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國慶日。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