唄怎么讀 唄的意思
“唄”字共有2個讀音:
[bei]
[bài]

漢字 | 唄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ㄟ|ㄅㄞ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7 |
異體字 | ? 唄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唄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504 |
其它編碼 | 五筆:kmy 倉頡:rbuc 鄭碼:jlo 四角:66080 |
筆順編碼 | 251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唄字的意思
[bei]
1.助詞。表示事實或道理明顯,易於瞭解。
2.助詞。表示勉強同意或無所謂的語氣。
[bài]梵語“唄匿”音譯之略。意為“止息”、“贊歎”。
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唄
bei ㄅㄟ
◎ 助詞(?表示“罷了,不過如此”的意思,如“不懂就學唄”;?表示同意、命令等語氣,跟“吧”相近,如“去就去唄”)。
其它字義
● 唄
bài ㄅㄞˋ
〔唄唱〕和尚誦經。 〔梵唄〕佛教徒念經的聲音。英語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pathaka
法語 (indiquant un fait facile à comprendre)?,(indiquant une concession)?
唄字的詳細解釋
唄字的辭典解釋
唄ㄅㄞˋbài 名
印度詠經或唱贊都稱為「唄」,在中國只有唱贊稱為「唄」。南朝梁·簡文帝〈吳郡石像碑〉:「頂禮歸依,歌唄贊德。」
唄ㄅㄟ˙bei助語尾助詞。如:「既然不懂,你就好好學唄。」
康熙字典解釋
唄【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邁切,音敗。《玉篇》梵音聲。《集韻》西域謂頌曰唄。《法苑》西方之有唄,猶東國之有讚。讚者,從文以結章。唄者,短偈以流頌。比其事義,名異實同。
說文解字解釋
唄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唄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