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慅怎么讀 慅的意思

    “慅”字共有2個讀音: [cǎo]   [sāo]  
    慅
    漢字
    讀音 [cǎo]
    [sāo]
    注音 ㄘㄠˇ|ㄙㄠ
    部首 [忄]  豎心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9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145
    其它編碼 五筆:ncyj 倉頡:peii 鄭碼:uxsi 四角:97036
    筆順編碼 442544251214
    筆順筆畫 丶丶丨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
    筆順名稱 點 點 豎 橫撇/橫鉤 捺 點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慅字的意思

    [cǎo]

    憂愁。

    [sāo]

    〔慅慅〕騷動;騷擾不安。

    慅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ǎo ㄘㄠˇ

    憂愁:“勞心慅兮。” 古同“”:“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嬰(用草繩系在頸上)。”

    其它字義


    sāo ㄙㄠˉ

    古同“”,騷動。 起。 恐懼。

    英語 agitated

    法語 agité

    慅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āo

    〈動〉

    (1) 騷動。通“騷” [be in tumult]

    慅,動也。從心,蚤聲。——《說文》

    庸庸慅慅,芳也。——《爾雅·釋訓》

    (2) 又如:慅慅(騷動不安;不安靜);慅擾(動亂)

    (3) 煩惱或憂慮 [worry]

    勞心慅兮。——《詩·陳風·月出》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李賀《春歸昌谷》

    慅字的辭典解釋

    慅ㄙㄠsāo動

    擾動。《魏書·卷五八·楊播傳》:「城中慅擾,不敢出戰。」通「騷」。

    慅ㄘㄠˇcǎo形

    憂愁。《詩經·陳風·月出》:「舒懮受兮,勞心慅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愴愴獨涼枕,慅慅孤月帷。」通「懆」。

    康熙字典解釋

    慅【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動也。從心蚤聲。一曰起也。或作懆。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爾雅·釋訓》慅慅,勞也。

    又《集韻》采早切,音草。《詩·??風》舒懮受兮,勞心慅兮。《註》慅,音草。受,葉時倒反。

    又《字彙補》子皓切,讀作澡。《荀子·正論篇》墨黥慅嬰。《註》當爲澡。

    又《集韻》七到切,音造。愁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慅【卷十】【心部】

    動也。從心蚤聲。一曰起也。穌遭切

    說文解字注

    (慅)動也。月出。勞心慅兮。常武。徐方繹騷。傳曰。騷、動也。此謂騷卽慅之叚借字也。二字義相近。騷行而慅廢矣。從心。蚤聲。穌遭切。古音在三部。一曰起也。別一義。

    慅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慅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