曛怎么讀 曛的意思

漢字 | 曛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ㄩㄣ |
部首 | [日] 日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4 |
異體字 | 熏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6DB |
其它編碼 | 五筆:jtgo 倉頡:ahgf 鄭碼:kmbu 四角:62031 |
筆順編碼 | 25113125431211444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ノ一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 豎 橫折 點 撇 橫 豎 橫 橫 點 點 點 點 |
曛字的意思
1.日落時的余光:夕曛。
2.暮;昏暗。
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曛
xūn ㄒㄩㄣˉ
落日的余光。暮,昏暗:曛黃。曛黑。曛暮。曛旭(夕陽與朝日,形容早晚)。英語 twilight; sunset
德語 Abendrot (S)
法語 crépuscule,coucher de Soleil
曛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曛 xūn
〈名〉
(1) (形聲。從日,熏聲。本義:日落時的余光)
(2) 同本義 [afterglow]
一帶斜曛歸路,晚風料峭怯寒衣。——清· 王賓《江城子·清明》
(3) 如:曛曛蕩蕩(喻晚霞蔚為壯觀);曛日(夕陽)
(4) 傍晚;黃昏 [sunset]
一枕高眠到日曛。——清· 張實居《山中即景》
(5) 秩?曛旭(早晚,朝夕);曛黃(曛暮。黃昏);曛曉(早晚,日夜);曛煙(黃昏時的煙靄)
詞性變化
◎ 曛 xūn
〈形〉
(1) 昏暗 [dusky]
天地曛黑,仰視又無纖云。——《類說》
(2) 又如:曛昧(曛晦。昏暗);曛黑(日暮天黑)
(3) 用同“醺”。酒醉 [drunk]。如:曛酣(大醉);曛然(酒醉貌)
(4) 赤黃色 [orange]
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素問》
曛字的辭典解釋
黃昏時刻。《玉篇·日部》:「曛,黃昏時。」南朝宋·鮑照〈行京口至竹里詩〉:「斯志逢凋嚴,孤游值曛逼。」
日落的余暉。唐·孫逖〈下京口埭夜行〉詩:「孤帆度綠氛,寒浦落紅曛。」
形昏暗。唐·李華〈吊古戰場文〉:「黯兮慘悴,風悲日曛。」唐·高適〈別董大〉詩二首之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康熙字典解釋
曛【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熏。日入餘光。《玉篇》黃昏時。《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夕曛嵐氣隂。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曛【卷一】【屮部】
火煙上出也。從屮從黑。屮黑,熏黑也。許云切 文七 重三
說文解字注
(熏)火煙上出也。豳風曰。穹窒熏鼠。從屮。象煙上出。此於六書爲叚借。從黑。屮黑熏象。此恐學者不達會意。故發明之曰屮。而繼之以黑。此煙上出。而煙所到處成黑色之象也。合二體爲會意。單言上體則爲叚借。與璗本金而從玉同意。故居部末。許云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