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怎么讀 笳的意思
“笳”字共有1個讀音:
[jiā]

漢字 | 笳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ㄚ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5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B33 |
其它編碼 | 五筆:tlkf|tekf 倉頡:hksr 鄭碼:myj 四角:88463 |
筆順編碼 | 31431453251 |
筆順筆畫 | ノ一丶ノ一丶フノ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橫折鉤 撇 豎 橫折 橫 |
笳字的意思
見〔胡笳〕
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笳
jiā ㄐㄧㄚˉ
◎ 〔胡笳〕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英語 a reed leaf whistle
法語 sifflet en roseau
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笳 jiā
〈名〉
(1) (形聲。從竹,加聲。本義:胡笳)
(2)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似笛。通常稱“胡笳” [Hu Jia-a reed instrument]。胡人卷蘆葉為笳,吹以作樂,后以竹為管,飾以樺皮,上有三孔,兩端加角
刁斗笳吹。——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又如:笳角(胡笳與號角。系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中樂器);笳鼓(胡笳與胡鼓);笳吟(胡笳吹奏;笳聲縈回)
(4) 古代婦女使用的發簪 [bun]
笳字的辭典解釋
笳ㄐㄧㄚjiā 名
樂器名。即胡笳。似笛,本為胡人的吹奏樂器,后用于軍中。《洛陽伽藍記·卷四·法云寺》:「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為壯士歌項羽吟。」宋·陸游〈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詞:「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也?」
康熙字典解釋
笳【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廣韻》笳簫。《史記·樂書》胡笳似觱栗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伯陽避入西戎所作,卷蘆葉吹之也。《韻會小補》大胡笳十八拍,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號祝家聲。
又葉居何切。《夏侯湛·笳賦》南閭兮拊掌,北園兮鳴笳。鳴笳兮協節,分唱兮相和。《篇海》亦作?。
說文解字解釋
笳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笳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