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豋怎么讀 豋的意思

    “豋”字共有1個讀音: [dēng]  
    豋
    漢字
    讀音 [dēng]
    注音 ㄉㄥ
    部首 [豆]  豆字旁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6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C4B
    其它編碼 五筆:wgku 倉頡:bomrt 鄭碼:rsju 四角:27108
    筆順編碼 3544541251431
    筆順筆畫 ノフ丶丶フ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筆順名稱 撇 橫撇/橫鉤 點 點 橫撇/橫鉤 捺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橫

    豋字的意思

    古同“”。

    豋字的基本解釋

    dēng ㄉㄥ 《集韻》都騰切,平登端。蒸部。


    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祭祀時用作禮器。唐高宗《宗廟薦享別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登鉶,各宜別奠。”

    英語 ceremonial vessel

    法語 navire de cérémonie

    豋字的詳細解釋

    豋字的辭典解釋

    豋ㄉㄥdēng 名

    古代盛肉食的器具,亦作為禮器之用。唐·高宗〈宗廟薦享別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豋鉶,各宜別奠。」

    康熙字典解釋

    豋【酉集中】【豆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等平聲。《說文》禮器也。《爾雅·釋器》瓦豆謂之豋。《註》卽膏豋也。《疏》對文則木曰豆,瓦曰豋,散則皆名豆。《詩·大雅》于豆于豋。《傳》木豆薦葅醢,瓦豋薦太羹,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宋史·禮志》宗廟之祭,用太牢而三鉶。鉶旣設三,則豋亦如其數,請設三豋,實牛、羊、豕之湇以爲太羹。

    又《元史·祭祀志》太羹每室三豋,和羹每室三鉶。

    又通作鐙。《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集韻》或作??。《說文》本作??,從??,持肉在豆上,會意。隸作豋。《毛氏曰》登降之登,上從癶,癶音撥。豋豆之豋,上從月從又,月卽肉字,又卽手字,持祭肉于豆之義。二字取義不同。《六書略》豋,豆也。借爲升登之登。合登、豋爲一,誤。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五】【豆部】

    禮器也。從廾持肉在豆上。讀若鐙同。都縢切文六重一

    說文解字注

    (??)禮器也。生民曰。于豆于登。釋器、毛傳皆曰。瓦豆謂之登。毛云。登薦大羹。公食大夫禮。大羹湆不和實于鐙。登鐙皆假借字。劉氏臺拱曰。詩、爾雅皆作登。釋文、唐石經、篇、韻皆無豋字。玉篇有?字。俗製豋字改經。非也。從持肉在豆上。會意。讀若鐙同。都縢切。六部。

    * 網站為您提供豋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