蹁怎么讀 蹁的意思
“蹁”字共有1個讀音:
[pián]

漢字 | 蹁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ㄧㄢˊ |
部首 | [足] 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9 |
異體字 | 徧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E41 |
其它編碼 | 五筆:khya 倉頡:rmhsb 鄭碼:jiwl 四角:63127 |
筆順編碼 | 2512121451325122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點 橫折 橫 撇 豎 橫折鉤 橫 豎 豎 |
蹁字的意思
〔蹁躚〕形容跳舞的姿態。躚(xiān)。
蹁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蹁
pián ㄆㄧㄢˊ
走路腳不正的樣子。〔蹁躚〕形容旋轉舞蹈。亦作“翩躚”。膝蓋。英語 to walk with a limp
德語 hinken, lahmen
法語 boiter
蹁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蹁 pián
〈形〉
行走姿態不正貌 [splayfoot]
蹁,足不正也,從足扁聲。——《說文》
詞性變化
◎ 蹁 pián
〈名〉
大腿和小腿相連的關節的前部,通稱膝蓋 [knee]
膝頭曰蹁;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釋名》
蹁字的辭典解釋
蹁ㄆㄧㄢˊpián形
走路腳不正。《玉篇·足部》:「蹁,足不正。」
泛指一般姿勢歪斜。漢·賈誼·《新書·卷六·容經》:「若夫立而技,生而蹁……,皆禁也。」
康熙字典解釋
蹁【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部田切《集韻》《韻會》蒲眠切,??音跰。《說文》足不正也。一曰拖後足馬。或曰讀若徧。
又《晉書·石崇傳》牛本不遲,良由馭者制之,可聽蹁轅則??矣。
又《廣韻》蹁躚,旋行貌。《張衡·東都賦》???蹁躚。
又《釋名》膝頭曰膊。或曰蹁。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
又《廣韻》布懸切《集韻》??眠切,??音邊。義同。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蹁【卷二】【足部】
足不正也。從足扁聲。一曰拖後足馬。讀若蘋。或曰徧。部田切
說文解字注
(蹁)足不正也。南都賦說舞曰。???蹁躚。卽上林賦之便跚蹩?也。從足。扁聲。部田切。十二部。一曰拖後足馬。拖俗字。當作拕。讀若蘋。此十一部十二部合韻。或曰徧。讀如徧也。
蹁字組詞
蹁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蹁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