蹎怎么讀 蹎的意思
“蹎”字共有1個讀音:
[diān]

漢字 | 蹎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ㄧㄢ |
部首 | [足] 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0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E4E |
其它編碼 | 五筆:khfw 倉頡:rmjbc 鄭碼:jilo 四角:64181 |
筆順編碼 | 25121211225111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 撇 點 |
蹎字的意思
跌倒。
蹎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蹎
diān ㄉㄧㄢˉ
跌倒:“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蹎蹎〕走路安詳緩慢的樣子。奔走:“因此上不辭他往返蹎,甘將這辛苦肩。”蹎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蹎 diān
〈動〉
(1) 跌倒,顛仆 [fall forward]
蹎,跋也。——《說文》
蹎跌碎折。——《荀子·正論》
誠恐一且蹎仆氣絕。——《漢書·禹貢傳》
(2) 又如:蹎跌(跌倒);蹎仆(跌倒;倒);蹎蹶(跌倒伏地)
(3) 〈方〉∶奔走;跋涉 [rush about]
因此上不辭他往返蹎,甘將這辛苦肩。——清· 洪昇《長生殿》
蹎字的辭典解釋
蹎ㄉㄧㄢdiān動
顛仆、跌倒。《荀子·正論》:「蹎跌碎折,不待頃矣。」《漢書·卷七二·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不復自還,洿席薦于宮室,骸骨棄捐,孤魂不歸。」通「顛」。
康熙字典解釋
蹎【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音顚。《說文》跋也。《前漢·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註》師古曰:蹷躓也。《淮南子·覽冥訓》其行蹎蹎。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蹎【卷二】【足部】
跋也。從足眞聲。都年切
說文解字注
(蹎)跋也。經傳多叚借顚字爲之。如左傳子都自下射之顚是也。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從足。眞聲。都年切。十二部。豳風正義引丁千反。
蹎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蹎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